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009届高三历史模拟试卷(六)
第Ⅰ卷(选择题,共69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9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秦汉时期具有开拓性地位的成就是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②奠定了不同时期“中国”版图的基本格局③开创了一系列为后世沿袭的制度④积极对外交往,开始了走向世界的进程A①②③B①④C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掌握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2.假如你生活在北宋时期,你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是A见到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的公文B见到科举考试的试卷被糊名C借助指南针进行远洋航行D阅读科技著作《农政全书》D【答案】D【解析】《农政全书》是明清时期的科技著作。3.隋唐时期,玄奘、义净西行探求佛法和以佛学为主的石窟艺术,反映了隋唐文化的特征是A高度繁荣B吸纳、融合C世界领先D影响巨大【答案】B【解析】玄奘、义净西行探求佛法,体现出其吸纳外来文化的特征,以佛学为主的石窟艺术体现其融合外来文化的特征。4一条鞭法中赋役征银办法实行的意义有①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②促进了货币地租的发展业商品化④对资本主义萌芽有促进作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赋役征银办法的理解。③有利于农
5.关于清朝议政大臣会议①能够限制皇权②成员主要是满汉贵族③被雍正帝取消④权力凌驾于六部之上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③D①④【答案】D【解析】议政王大臣主要是满洲贵族,是在乾隆帝时撤消的,因此②③的说法错误。6.以下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说明年份鸦片战争前年平均1845年1851年1853年茶(万磅)50008019991910122丝包5000132202304062896
①中国土特产品出口量持续增长②中国农业商品化程度逐步提高③中国开始沦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④自然经济的主导地位已经丧失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答案】C【解析】19世纪50年代我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没有丧失其主导地位。
f7.《资政新篇》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二者的共同点是:A.体现了反封建精神B.反映了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C.具有资本主义色彩D.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答案】A【解析】B、D项符合后者,C项符合前者。8.1912年,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时表示将致力于“社会革命”。这里的社会革命是指A、实现民族主义B、实现民权主义C、实现民生主义D、实现社会主义【答案】C【解析】民族主义是要实现民族革命,民权主义是要实现政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