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3D建模软件包都支
1
f持栅格数据的显示、观察、打印等,由于栅格单元存储数据量小,在处理大块地形时其优点非常明显。但在地形显示的精度方面有所欠缺。不规则三角网(TIN)能精确表达三维地形,但其所要存储的数据量较庞大,所以一般只适合表达小区域的地形。1为用垂直等高线和图规则格网表达三维地形的例子。
图1用等高线和规则格网表达三维地形
3可视化模型及技术可视化模型及技术
地理实体千差万别,其属性更是纷繁复杂。地学模型通常会具有极为复杂的数据结构。如何有效地建立地学可视化模型,并提供统一的数据操作方法,是进行地学模型可视化时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随着多维GIS的发展,系统所需要处理的数据量急剧增大,加上诸如图形的消隐、纹理影射、光线跟踪等真实感图形处理所带来的计算量的大量增加,使得地学模型可视化处理的工作量急剧增加。然而,用户与地理数据相交互的中间工具是图形、图象,GIS中数据模型可视化的效率与效果直接影响着系统的推广与使用。因此,快速多维地学模型的可视化成为GIS中的一个主要问题。为提高可视化的效率,不仅要考虑可视化系统的软、硬件配置以及系统所采用的可视化算法的效率,同时,在GIS数据模型设计中如何减少可视化处理时的数据冗余,提高可视化处理的效率与效果也成为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目前,地形生成与仿真技术大致可归纳为三类,基于真实地形数据的地形生成技术、基于分形技术的地景仿真技术、基于数据拟合的地形仿真技术等三大类,本节分别介绍这三类方法的相关理论和生成技术,并分析各自的发展趋势。
(1)基于真实地形数据的地形生成技术)
根据真实地形数据进行地形生成是实际工作中使用最多的一类目前大多采用数字地面模型DTM来生成,DTM数据由在规则网格地形图上采样所得的高程值构成,与飞机或卫星上所拍摄的遥感纹理图象数据相对应,这些纹理图象在重构地形表面时被映射到相应的部位但在一般情况下,三角形和遥感图象纹理象素的数量非常大,而每一个独立的三角形投影到图象空间后则很小,并且许多纹理象素可能被压缩到一个图象象素中,以至于对图象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如果用DTM直接生成地形,即使在高性能的图形硬件平台上,要进行实时渲染,几乎也是不可能的,通常要对DTM数据进行一定的简化。
2
f最基本的简化方法就是裁剪掉视景体以外的多边形,但这还远远不够,因为当距离较远时,视景体也可以延伸覆盖一个非常大的场景而其它的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