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做法的梳理归纳工作。注意收集老同志的工作经验,将他们的优秀做法归纳成为文字并加以推广。同时要求年轻的同志配合日常工作开展科研活动,
11
f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确定一至两个调研课题,形成调研报告,并能将调研结果整合到工作中去。
(三)、健全大型国企调解组织,设立劳动争议预警机制,全面有序推进调解工作的开展
一是扩大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覆盖面。首先是在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公司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根据崇明经济和争议特点,充分利用劳动保障、司法、工会、、工商联、企业等各类资源,推进大型企业与集团公司,特别是在崇央企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建立。探索在崇明工业园区、富盛开发区和长兴海洋装备产业园区等三大产业园区建立园区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加强劳动人事争议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县级层面调解组织的运转力度。调解工作要向基层铺开,向部门借力,充分利用各类社会调解资源,积极拓宽和解纠纷渠道,成为化解劳资纠纷的前沿阵地,力争将劳动争议化解在企业,化解在基层。仲裁院与各调解组织建立工作联系机制,加强对调解员的业务培训与指导,真正发挥调解网络作用。其次是加大建立人事争议行业调解体系。通过教育局和卫生局组建行业调解组织的试点取得的经验,向各乡镇委办局推广,建立主管部门调解组织,充分发挥事业单位主管部门作用,力争将人事争议解决在行业调解体系中。二是规范基层调解组织工作,促进调解工作有序开展。明确基层调解组织的组织建设、工作职责和工作机制,规范受理范围、工作流程和法律文书等,统一办公室铭牌、印章,打造让老百姓信服的调解员队伍。三是建立群体性争议预警机制。一方面通过每月仲裁数据分析,加强对区域内企业用工行为的掌握。另一方面借助各基层调解组织力量,加强与相
12
f关部门沟通,力争做到早发现,早介入。对于事态较大的群体性争议,特别是在崇央企的群体性争议做到尽早汇报,早做准备,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力争庭前提前调解,确保庭中成功调解。
(四)开拓各类渠道,凝聚本局资源,依法稳妥做好劳动人事仲裁工作
一是加强与相关部门合作,积极争取有力支持。首先要建立相关单位联系人制度。积极与各有关部门联系,建立定期沟通制度,通报当前我县劳动人事争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对应的解决办法。其次要与各有关单位加强合作。要与县法院加强沟通,落实裁审衔接制度。在案件的裁审衔接上,统一操作口径,加强对复杂疑难案件、群访案件、敏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