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陌交通(交错相通)11悉如外人(全,都)12黄发垂髫(老人,小孩)13并怡然自乐(全,都)(愉快的样子)二、领悟第1、2段中作者所描写的美好境界,回答问题。1渔人见到桃花林时是怎样的感觉?借用文中词答:渔人甚异之2默写表现桃花林美异的文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3默写表现世外桃源中环境美异的文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三、写出第35段中加横线的词语的意思。1乃大惊(竟)2具答之(详细)3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4咸来问讯(全,都)5妻子邑人(妻子和儿女)6来此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7不复出焉(兼,于此,从这里)8无论魏晋(更不用说)9具言所闻(详细)(渔人所知道的事)10延至其家(引进)11不足为外人道也(值得)12既出(已经)13便扶向路(沿着、顺着)
2
f14处处志之(作标志)15及郡下(到)16诣太守(拜访)17说如此(像这样)18寻向所志(做的标志)19欣然规往(计划)20未果(实现)21寻病终(随即,不久)22后遂无问津者(问路,这里指探访,访求)四、指出下列语句中的通假字。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要”通“邀”,邀请)五、填空1、文章以文章以渔人进出桃源为线索为线索,以以时间先后为顺序,由发现桃源到访问桃源再到离开桃源,一线贯之。2、本文出现的成语:落英缤纷;豁然开朗;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乐;无人问津;世外桃源。3、桃花源在林尽水源的地方,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路径,用山有小口、初极狭、才通人、仿佛若有光等词,说明桃花源不易被发现。4、《桃花源记》中与陆游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一个成语是:豁然开朗5、黄发指:老人;垂髻指:小孩。运用的修辞方法是借代。6、根据课文内容写一幅对联:美好理想寄桃源;黄发垂髫享太平。环境优雅怡性情;民风淳朴暖人心。入仙境,渔人豁然开朗;居乱世,陶潜愤世嫉俗。六、感受桃花源内外世界的不同,体会陶渊明虚构理想社会的时代根源。1、后人根据《桃花源记》的故事凝缩成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什么?他的含义是什么?世外桃源,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它代表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和平安宁,没有战争,没有压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2、第一自然带有神秘色彩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用?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