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中中小企业所获得的比率尚不到30四大国有银行信贷总量的80都流向了国有大中型企业只有20流向了占经济总量70以上的中小企业(兰天等,2006)。抵押担保仍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手段并且中小企业难以从金融机构获得一年期以上的中长期贷款。针对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政府部门也在制定相应的政策,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积极引导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并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然而,银行即使对财政贴息贷款仍不放心本金回收而惜贷,同时信用担保基金的规模小、覆盖面有限,因此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作用也非常有限。
(三)操作环节和审批程序繁多
近年来,由于多变的国际金融形势,以及部分信用证发生垫款等问题,使得部分银行业务人员认为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较大,甚至高于流动资金贷款。他们认为贸易融资涉及面广、业务规则又要遵守国际惯例,因此业务风险难以把握。出于风险考虑,银行往往对贸易融资贷款制订出许多限制条件。而且相对来说,银行普遍缺乏对各种融资形式的严格标准,业务操作流程不够规范,随意性较大,
f导致了中小企业申请贸易融资比普通流动资金贷款更难。同时,银行又缺乏企业信息明细资料,难以全面准确地了解分析企业实际情况。越来越多的审批环节,繁琐的经办手续和较长的平均操作时间,给企业实际办理业务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四)企业对贸易融资产品不熟悉经营进出口业务的中小企业大多是由内销企业转变而来,员工综合素质较低,企业缺乏熟悉国际业务、银行业务和外贸业务的人才。在银行产品不断更新、新的贸易融资品种层出不穷的情况下,大多数中小企业未能很好地结合本企业实际,选择适合本企业业务特点的融资产品,加上银行和企业之间缺乏沟通,企业对各类融资产品无法灵活运用。这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成本,而且丧失了业务先机,造成企业业务发展被动。
二、中小企业进行国际贸易融资的对策
(一)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第一,股票市场筹资。允许各类条件成熟的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到股票市场进行直接融资,或者与大型企业进行捆绑上市。第二,组建风险投资基金。第三,鼓励企业集团和科研机构与中小企业链接。第四,鼓励利用个人资本创办中小企业。第五,发行企业债券。
(二)完善中小企业间接融资体系
第一,建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性银行。第二,鼓励地方性商业银行以中小企业为服务重点。地方性商业银行应主动将服务重点放在中小企业上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