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浙江大学学习心得体会
2018年6月8日15日,在县委委组织部组织下,我有幸参加了浙江大学“县部分乡镇党委书记‘新农村建设能力提升’培训班”。培训期间,聆听了知名教授的讲座,系统的学习了社区建设与管理、领导科学与艺术、新农村建设、政府公关与危机管理等专题。同时,实地考察了新城、浙江省省级小康示范村、文明村县村。教授们渊博的知识体系,前沿的思想观念、精湛的学术造诣、风趣幽默的授课方式深深吸引了我;浙江优越的经济发展环境,走在前列的新农村建设和浙江人勇于拼搏、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深深激励和感动着我。学习归来深感受益匪浅感触颇多。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现将学习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居安思危,时刻保持创新与学习的强烈需求。整个学习过程都启发我们:只有跨出固有的条条框框、打破习惯性思维才能找到新的工作方法和措施,才能提高领导艺术和领导能力,才能树立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从政思想,才能实现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才能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领。通过这次培训,对招商引资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驾驭经济发展的能力有所提高,特别是驾驭和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大有提
1
f高。这些都启发我们要善于学习,勇于创新,敢想前人未曾想过的事,敢走前人未曾走过的路,敢于创造前人未曾创造过的奇迹。我镇始终把学习创新贯穿于工作之中,创造性的提出了“四监管、一扎口”制度,得到了中央、省、市、县各级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市进行了推广。
二、以人为本,把和谐作为改革发展的永恒主题。以人为本,是浙江精神最根本、最核心之所在。浙江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和谐,就是注重民生,努力建设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乡村和谐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环境清洁、政府高效、基础设施齐全,人民安居乐业五个方面。我镇在秉承和发扬这种精神的背景下,人民幸福生活指数持续提升,2008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和谐乡镇。作为基层领导干部,一定要亲力亲为,兢兢业业,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挂在心上,创造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加有尊严。
三、因地制宜,高度重视新农村与社区建设。浙江省县2007年提出了“中国美丽乡村计划”,具体量化目标是“村村美丽、户户整洁、人人就业、处处和谐”。这是对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的创新与发展,更是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体现。“美丽乡村计划”实施以来,促进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