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高一语文期中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对于作者与叙述者之间的关系,中外许多叙事学家都做过精辟论述。英国学者M比尔兹利认为:“文学作品中的说话者不能与作者划等号,说话者的性格和状况只能由作品的内在证据提供,除非作者提供实在的背景或公开发表声明,将自己与叙述者联系在一起。”我国学者赵毅衡也说道:“小说叙述文本是假定作者在某场合抄下的故事。作者不可能直接进入叙述,必须由叙述者代言,叙述文本的任何部分,任何语言,都是叙述者的声音。叙述者既是作品中的一个人物,它就拥有自己的主体性,就不能等同于作者,他的话就不能自然而然当作作者的话。”云南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谭君强在《叙事理论与审美文化》一书中指出:“任何一部叙事作品,都由一个或多个特定的作者所创作。其中叙述者的确定,视点的选择,也都由真实意义上的作者所决定。此外,在某种程度上,不少叙事作品也往往成为作者自身思想、情感、心路历程的自觉或不自觉的表白。作者往往借助作品中的叙述者、人物、事件等实现与读者的交流,乃至于与自身思想的交流,达到相互间错综复杂的隐含对话。然而,在叙事分析中,需要格外引起人们注意的是,必须将真实意义上的作者与叙事作品中的叙述者严格加以区分。前者是写作主体,后者则是叙述主体;前者是一个或多个具有真实身份的个人,后者则只具有语言主体的性质。”在不同的小说作品中,叙述者与作者的关系有所不同,叙述者与读者的关系也有所不同。在许多第一人称叙事小说中,叙事人“我”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组织故事情节的,他严格按照“我”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来推动整个小说的发展。比如在《孔乙己》中,关于孔
f乙己的许多事情都是通过叙述者“我”在酒店这一特定的环境中听酒客间接转述的。这种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所感去引导叙事的方式被很多文学评论家称为“有限视角”,也就是站在特定的某一个人物的立场来叙述故事、组织情节。而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叙述者却常常是全知全能、统治一切的。古典名著《红楼梦》中,曹雪芹对于叙述者也做了有别于以往任何小说的精心设置。小说的叙述者可以从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