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校园欺凌防范常识
一、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主要指学龄期(7岁至18岁)青少年与同学之间发生的斗殴、性侵、敲诈财物等暴力行为。梳理近年来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发现,“女生暴力”渐成公众关注的焦点,旁观者大多较为冷漠。其次,“网络暴力”流行,施暴者将暴力事件上传网络,暴力通过网络还会达到“二次传播”,对受害者加重伤害。治理措施: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开展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制定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公布学生救助或校园欺凌治理的电话号码并明确负责人;及时发现、调查处置校园欺凌事件,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二、校园“小霸王”是如何出现的?家庭:过度溺爱导致任性、骄横等不良心理;不良家庭环境让孩子背负过多压力,催生心理障碍;学校:只重视成绩而忽视了道德教育,平时缺乏管理,出了事又急于息事宁人;社会:暴力影片、游戏等,引起青少年模仿;社会不正之风影响青少年的是非观;部分媒体过度过细再现犯罪经过;司法:法律界定不清晰、惩戒不严;法制教育缺失;法律规定,14周岁以下属于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不少孩子有恃无恐。
f三、我国刑法对犯罪年龄的界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已满16周岁: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毒、防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责;14周岁以下:完全无刑事责任。四、这些可能是校园欺凌的信号!1身体伤痕。如果孩子身体表面无故出现各种人为伤痕,诸如淤伤、抓伤及其他伤痕,那很可能是孩子受到暴力侵害。要注意,如果孩子经常穿着长袖衣服,即便是温热天气也如此,他她可能是想遮掩伤痕。2丢失或损坏。虽说有些孩子会把个人物品保管得乱糟糟的,但如果发现他她经常丢失一些个人物品,比如说鞋子、首饰、文具等,或者衣服、书包等物件总是有破损,那么家长就要留心了。3如厕习惯。孩子是不是非得等到回到家才上厕所?虽然有点奇怪,但这也是受暴力侵害的一种征兆。学校的厕所由于位置特殊且不易受到监控,这里很容易成为校园暴力发生的场所。4自尊心受挫。如果孩子经常回到家都带着伤心、沮丧的情绪,那么他她很可能在学校受到言语诽谤等精神方面的伤害。校园暴力的受害儿童,可能会变得很依赖家长,并且变得孤僻、怕生,而且显得很没有自信。5自我伤害倾向。受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