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分析
作者:张新星孙安其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2年第19期
摘要:全球范围内财务舞弊对投资者信心产生了极大打击,近几年来中国也着手积极进行内部信息质量建设工作,希望通过企业内部自身的控制与监督机制来降低企业舞弊风险,其中盈余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研究就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关键词:内部控制;盈余管理;会计信息质量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9012101
1研究背景
21世纪初,全球范围内的企业财务舞弊和企业倒闭浪潮使得人们意识到仅仅依靠外部审计力量并不足以完全有效的遏制企业的舞弊动机与机会,自SOX法案颁布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10年五部委《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与《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也拉开了中国内部控制全面性建设的大幕。人们希望通过企业内部自身的控制与监督机制来降低企业舞弊风险,其中盈余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研究就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2理论分析
自SOX法案颁布后,很多学者都致力于研究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是否真的有抑制作用,基于实证性研究的成果也给出了不同的答案。Cha
etal2008发现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与没有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相比,盈余管理程度更高,Altamuro和Beatty2010发现内部控制监管提高了信息质量,Gaoetal2009发现SOX内部控制条款降低了小型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国内学者基于实证性研究的结果并不是很多,张龙平等2010发现内部控制鉴证提升了公司会计盈余质量,张国清2008发现内部控制质量对7种指标度量的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均不显著。对于实证性研究结果的不同可能是由于采取的样本数据的代表性或者模型构建的合理性以及其他外部因素干扰等情况,但是基于理论方面的探讨仍然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基于报酬契约下的委托代理关系是人们寻根溯源的理论依据,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大背景中,企业所有者考察代理人的业绩一般通过利润相关指标来分析,而指标与代理人薪酬的挂钩使得代理人具有极强的动机通过“粉饰”企业业绩来实现自身利益价值最大化,盈余管理无疑是很好的选择。而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便是要通过建立一系列有效的内部管理监控系统达成经营的效率与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法律法规的遵循内部控制的完善程度会对管理者和控股股东的代理行为产生重要影响这其中又包括盈余管理的行为程度和方式。
具体到企业内部,可以通过对容易进行盈余操控的具体环节进行考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