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有效运行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全面推进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有效促进金属非金属露天矿企业实现信息化管控,在山东省范围内构建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实现标准化、信息化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提高企业本质安全生产水平。
1
f二、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流程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分四个阶段进行。(一)准备阶段成立工作组,收集和研读相关资料,熟悉分级方法和工作步骤,开展初步现场调查,了解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和工作场所概况,编制风险分级评估方案。(二)实施阶段依据风险分级评估方案开展露天矿山企业现场调查,了解矿山企业岗位作业人员生产过程所存在风险因素和企业安全管理现状,环境管理状况,汇总、分析准备和实施阶段所得的资料、数据,通过计算、分析得出关键岗位风险分级管控标准、矿山安全管理风险分级标准、特殊作业场所风险分级标准。(三)编制分级报告阶段在前期量化分析的基础上,编制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风险分级报告,根据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风险等级、管理和环境评估状况,提出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建议。(四)管控与公告矿山企业针对风险风机管控措施,建立管控手册,在重点工作区域张贴风险公告,向岗位人员发放风险告知卡。
表1: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工作流程
成立工作组
实施前的准备阶段收集安全生产风险有关信息
编制风险分级评估方案
实施阶段
2
f确定风险分析方法
汇总、分析准备和实施阶段所得的资料、数据,确定各类分险等级
编制分级报告阶段
汇总岗位风险分级管控标准、企业安全管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作业岗位,制定相应
理风险分级标准、特殊作业场所风险分级的管控措施,针对不同风险等级因素采取
标准,编制风险分级报告
相应的监督管理措施。
风险管控与公告矿山企业建立管控手册,在重点工作区域张贴风险公告,向岗位人员发放风险告知卡
三、风险分级工作任务及实施
(一)实施前的准备阶段1、成立工作组应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和分工,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为组长、单位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工作组。明确此项工作开展的主责部门(牵头、督导及考核)、责任部门及相关参与部门,应履行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响应及风险管控过程中应承担的职责。并将职责分工要求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考核,确保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控。2、收集与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