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未计入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17.不按计算需要进行配筋,有的比计算需要大许多,造成浪费,也有些配筋少于计算配筋造成不安全的情况。18.地下室外墙计算时存在的问题有:对地下室防水结构构件的计算弯矩进行调幅;地下室外墙弯矩计算时,下端按铰接支座;有的未考虑荷载分项系数;多层时未按多跨连续计算;不进行裂缝计算等。19.顶层小塔楼地震内力计算,参与振型数取得不够多时,漏乘顶层小塔楼地震力放大系数。
f20.装配式楼盖时,框架柱的计算长度取错。21.顶层装饰物(包括高女儿墙)未进行抗震计算,也未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二、地下室与基础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地质报告不符。2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底板混凝土垫层不满足《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要求。应按《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要求不应小于C15,厚度不应小于100mm,在软弱土层中的厚度不应小于150mm。防水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mm。3地下室外墙与底板连接构造不合理;外墙钢筋的搭接不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根据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修正搭接长度的要求。4地下室外墙设计中应重视楼梯间、车道等支承条件不同的外墙计算与设计,不能与一般外墙相同。当顶板不在同一标高时,应注意外墙上部支座水平力的传递问题。5地下水位较高时,应特别注意只有地下室部分和地面上楼层不多时的抗浮验算,并采取可靠的抗浮措施。6沉降缝基础与偏心基础做法错误。7防潮层以下墙体采用水泥砂浆时应注意验算其强度。(因为水泥砂浆对砌体强度的折减)。8柱基高度不满足柱纵向钢筋的锚固长度要求。有的工程柱基的抗冲切、抗剪不够。9墙下条形基础相交处,不应重复计入基础面积。10仅地下层有的墙体能否作为筏板的支座问题,设计人重视不够,这个问题在砖混及混凝土结构中都存在。11地下室墙的门(窗)洞口应按计算设置基础梁或暗梁。12地下室顶板作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上部的嵌固部位时,不能采用无梁楼盖的结构形式。13独立柱基、条基、桩基等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能满足相应环境类别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14大直径灌注桩侧阻力尺寸效应系数及端阻力尺寸效应系数取错。三、砌体结构1砌体结构未注明施工质量控制等级。2采用已禁用的实心粘土砖。3多层砌体结构,在抗震设防地区,楼板面有高差时,其高差不应超过一个梁高(我中心控制值为错层楼盖高差不大于14层高且不大于700mm),超过时,应将错层当两个楼层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