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要获得知识,认识真理,不需经过感觉,只需对理式的“领悟”。文艺思想:文学艺术是理式的模仿的模仿。例证:三种床;照镜子的比喻。文艺的社会功用说培养“城邦保卫者”,服从于理想国的建设的政治需要;摹仿的艺术的三条罪状:与真理隔着三层、诗人没有真知识;以虚构的谎言亵渎神明、贬低英雄;诗人为了讨好群众,摹仿“人性中低劣的部分”,助长人的“感伤癖”、“哀怜癖”,摧残人的理性,使“城邦保卫者”失去勇敢镇静的精神品质。对审美教育的重视和政治第一的文艺标准。灵感说灵感的源泉:神灵附体,神灵凭附。灵感的表现:迷狂(预言、教义、诗兴、爱情)。获得过程:灵魂对真善美的理式世界的回忆。例证:磁石吸引铁环的比喻。(一)迷狂这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的文艺创作论范畴,柏拉图认为文艺家靠灵感来投入创作,灵感的到来,使创作者获得了神力的凭附,“心理都受一种迷狂支配。”抒情诗人“一旦受到音乐和韵节力量的支配,就感到酒神的狂欢,由于这种灵感的影响,他们正如酒神的女信徒们受酒神凭附,可以从河水中汲取乳蜜,这是他们在神志清醒时所不能做到的事。抒情诗人的心灵,也正像这样,他们自己也说他们像酿蜜,非到诗神的园里,从流泌的泉源汲取精英,来酿成他们的诗歌。诗人是一种轻飘的长着羽翼的神明的东西,不得到灵感,不失去平常理
f智而陷如迷狂,就没有能力创造,就不能做诗或代神说话。”(《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伊安》)柏拉图的“迷狂”说具有主观神秘注意的色彩,它否定了技艺和作家的生活经验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二)理念这是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提出的文学本体论范畴。理念,即真理。柏拉图认为现实是对理念的模仿,文艺是对现实的模仿,相对于理念,文艺是模仿的模仿,与真理隔着三层,如果说现实生活是理念的影子,则文艺就是影子的影子。(三)悲剧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诗学》中提出的范畴,亚氏认为“悲剧”是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悲剧成分有六个要素:形象、性格、情节、言词、歌曲与思想,其中最重要的是情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文艺本质论文艺是人的行动的模仿;诗比历史更富有哲学意味;文艺求其相似而又比原物更美悲剧理论公元前383前322,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自然科学家,西方现实主义文论的奠基者,西方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悲剧的含义;悲剧的情节和人物性格;悲剧的布局“整一性“原则;悲剧冲突的本质”过失论“;悲剧的社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