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自媒体时代:从传播到互播的转变
周晓虹
《新闻界》杂志供稿新闻界》摘要自媒体的产生依托于互联网技术,扎根于普通公众,区别于传统媒体。本文阐述了自媒体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并以传统媒体为参照,分析了自媒体时代从传播到互播转变的优势及其缺陷,指出,自媒体的发展还需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关键词自媒体传播互播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互联网的发展普及,已经使全球成为一个公共信息平台。在第四媒体互联网面前,报纸、电台、电视等传统媒体正在经历的自身变革还尚未结束,Web20又引发了一场新的媒体变革,那就是博客、微博等传播载体的出现,让人人都成为记者、人人都成为媒体成为可能,一个被称为自媒体的时代应运而生。自媒体的产生依托于互联网技术,扎根于普通公众,区别于传统媒体,特别是在传播媒介、传播渠道、受众、反馈等各方面与传统媒体迥异。自媒体带来的从传播到互播的转变完全颠覆了以往的新闻生产流程和媒体价值观。一、自媒体的产生与发展“自媒体”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2002年Da
Gillmor对其“新闻媒体30”概念的定义中,“10”指传统媒体或旧媒体(oldmedia)“20”指新媒体(
ewmedia)“30”指自,,媒体(wemedia)。第一个对“自媒体”释义的是Shay
eBowma
和ChrisWillis,2003年7月,二人在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出版了一份自媒体研究报告中提出:自媒体是普通公民经由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联,一种提供与分享他们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①自媒体的主要载体为博客、微博、播客、论坛、即时通讯等,其中即时通讯中的MSN、ICQ出现最早,不仅用于聊天,还可以传送文件。1995年,MSN网络在美国推出;1996年,以色列特拉维夫的Mirabils公司的三个年轻人开发了一款即时通讯软件,命名为ICQ,“I即SEEKYOU”的谐音,中文意思为“我找你”。效仿ICQ的QQ则出现于1998年。如果说自媒体发轫于MSN、ICQ等即时通讯的出现,那么真正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其标志是博客的广泛普及。博客最初的形态是1997年一些程序员尝试在网上推出的超链接形式日记,内容主要是他们在技术层面的思考心得与个人生活感悟,后来才发展成为那些技术门外汉兼网络热衷者开发的博客网站简便维护工具,从此,互联网上形形色色的博客网站遍地开花迅猛发展起来。
f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7年中国博客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11月底,中国博客作者人数达4700万,平均每4个网民中就有一个博客作者;2008年11月7日,国务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