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长白山脉地质形成过程_长白山脉山系特点及构成
长白山脉是中国满族的发祥地和满族文化圣山。长白山脉区域总面积1964平方千米,核心区758平方千米,在生态、生物、地质和历史等诸多方面都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和卓越的自然品质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亲爱的小伙伴们,长白山脉是怎么形成的下面我们可以了解一下。长白山脉地质形成过程大约距今四十五亿年前基本形成的时候,在东半球的一个点上,出现一个缺口,这个缺口就是整个长白山地区。在大约2500万年的时间里,长白山地区经历了4次火山喷发活动,玄武岩浆从上地幔出发,沿着地壳中的巨大裂隙不断上涌,以巨大的能量喷出地表。携有强大冲击力的岩浆,将原来的岩石及岩浆中先期凝固的岩块及火山灰、水蒸气等喷向空中,然后在重力和风力的作用下降落到火山口周围或一侧,堆积成各种火山地貌。由于玄武岩浆粘度较小,在地表的流动速度较快,流淌的距离较远,所以形成了广阔的玄武岩台地。长白山区沿北西方向分布的南岗山脉,长虹岭及影壁山等长白山主峰的基底均为此期形成的玄武岩台地。在火山喷发之前,长白山的地表大体上还是比较平坦的,大约277万年前,以长白山为中心,地壳出现了极大的缝隙,导致最早的火山喷发,形成了玄武熔岩台地,这就是现在的长白山熔岩台地和白茂熔岩台地,熔岩的厚度为50300米,面积达15万平方公里,当时,
第1页共4页
f长白山因为有熔岩喷口,所有位于高度高于其它地方的盾状台地的顶端,后来,火山活动一度中断,在58万年前又出现第二次火山喷发以致黏度较强的碱性粗面岩在长白山的中心附近堆积起来,岩层的总厚度在89678米以上,距今约44万年前,第三次火山喷发依然是黏度较强的碱性粗面岩,因此难以远移,只能在原有粗面岩新堆积起来,岩层的厚度达到111米,距今21万年前,发生了第四次火山喷发,碱性粗面岩又一次堆积,厚度为196米,在那次火山喷发活动的末期,经火山口沉陷而形成了天池。在距今约60万年至1500万年第四纪中晚更新世期间,长白山区又经历了一个地壳活动的时期,地质上称为白头山期。这个时期发生了4次火山爆发,爆发方式以中心式为特点,地下岩浆沿着深断裂的交汇处形成的筒形通道上涌,在地表构成了火山锥体地貌景观。长白山脉山系特点长白山脉是欧亚大陆东缘的最高山系,地处白山市东南部,位邻中国与朝鲜边界。长白山脉,是松花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的发源地,其中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1961年建立了2150平方千米的长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