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复习提纲
第一个十年
1文学革命A开始于1917B历史背景:(a)突破传统的观念和形式包括: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戏曲改良、白话文运动(晚清已经开始)(b)新文化运动为文学革命提供了动力与契机(c)变封建帝制的结束、民族工业发展、新型的社会力量增长。更直接:清末废除科举、兴学堂、新式文化教育得以发展。现代印刷工业技术引入、现代稿费制度建立
2新文化运动(在此过程中,洋务运动仍在进行中)A本质:乞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B核心:(a)反孔教、孔家店那种钢性的伦常:家族制度专制、三纲五常(b)从整体上(把传统当作整体)反对传统:易卜生主义,胡适称之为健全的个人主义。强调个体的独立孤独的人救出自己把自己变成有用的人
3几个重要时间点A19171919知识界开始划分(文言文、白话文)B1920小学以上课本采取白话文形式C1917北京大学改制陈独秀《新青年》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认为文言文作为一种工具已经丧失活力,必须进行语体革新。(1915青年杂志)这是新文化开始的标志。
4重要论辩A林纾极力反对以白话文取替文言文(守旧派代表)B与学衡派的抗衡其成员留学美国,多受当时代保守和清教色彩的新人文主义的影响。主要是对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中的寂静行为反感,坚持“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宗旨。C与“甲寅派”的论争。(北洋政府司法与教育总长章士钊复刊了《甲寅》周刊,发表《评新文化运动》等文。)
5重大实绩A白话文全面推广B外国文学思潮广泛涌入、新文学社团蜂起呈现思想大解放局面C文学理论建设得到初步的成果D创作成就1918,鲁迅发表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
f6文学社团的蜂起A文学研究会(a)1921年在北京成立(b)发起人:周作人、郑振铎、叶绍钧、沈雁冰、王统照、许地山等12人(c)会刊:《小说月报》,陆续编印《文学旬刊》及《诗》、《戏剧》月刊(d)宗旨: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批评社会,指导人生”追求人生的意义(e)特点:写实主义的文学团体,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写法一般倾向于19世纪俄国和欧洲的现实主义,也借鉴自然主义,重视并强调实地观察和如实描写。
B创造社(a)1921年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b)最初的成员: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成仿吾、田汉等人,都是日本留学的学生。(c)会刊:《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创造月刊》、《洪水》等(d)宗旨: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表现作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