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接着,让学生再做一道类似的题。4、辅导分层在分层辅导上我们采取了两条路,一是将全年级的尖子生(40人)组成竞赛组,由专人定时集中每星期辅导两次,另外对C层次同学每周利用两次三十分钟时间,集中处理他们作业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第二条路是在实验班让学生之间互相辅导,具体做法是:老师辅导A层次同学,A层次同学辅导B层次同学,B层次同学辅导C层次同学,充分调动每个人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辅导他人的过程中自己也得到发展和提高。5、作业分层A层次同学除了完成课本上的一部分作业外,再给他们一些提高题和思考题,B层次同学的作业要掌握由浅入深的原则,除了完成课本上的所有题外,要注意同类型的题重复再练的过程;C层次同学只要完成课本上的A组题,并注意同类型的题进行反复训练,直至弄通弄懂。如在“192勾股定理”第一课时后,我们分别设计了下面的作业:
f(1)熟记勾股定理,并对照图形默写两遍。(2)求下列直角三角形中的未知边。
97
32
4
13
(3)矩形的周长为34,长为12,求矩形的对角线长。(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0为坐标原点,A20B03求三角形AOB斜边上的高。
yB03
A20
O
x
A层次同学要完成全部题,B层次同学只要完成(1)、(2)两题。课题研究的过程
层次同学要完成(1)至(3)题,C
在经过反复论证确定研究本课题后,我们就按着上述的研究方法和步骤展开了研究。经过一学期的实验,大部分同学的积极性被我们调动起来了,但期末考试成绩实验班和非实验班比较下来,感觉没有太大的变化。我们认为可能是实验时间较短的原故。进入第二年的研究时,我们课题组的全体人员又进行了认真的讨论,调整了去年的一些做法,如A组的同学如何辅导B组的同学,A组同学完全不做C组同学的作业,对于B组同学做出A组的作业给以大大的表扬;教师再辛苦点,加大对B、C组同学的关心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一年下来期末考试后发现,实验班级和非实验班级距离拉开了。分层教学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下面是期末考试实验班级和非实验班级的成绩对照表班级一(4)一(5)二(4)二(5)平均分86.285.884.880.1优秀率40.239.639.234.3及格率94.596.594.792.5
到了第三年,由于形式发展,好多学校都实施了重新分班,但我校由于特殊原因,仍按原来的班级授课,只不过在原来一层次班级里各抽出8、9人,组成一个新的实验班,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初二考试的基础上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