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土时,严格按照浇筑顺序进行放料、振捣。底板混凝土采用一次性浇筑、振捣。腹板采用分层浇筑,即每层厚度不大于30cm,上层混凝土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浇筑、振捣,纵向采用分层阶梯式向前浇筑,前后距离保持15m以上。
6、混凝土振捣,浇筑混凝土时,应采用棒式振动器进行振捣,混凝土放料后应及时振捣,振捣时不得碰撞模板、预应力管道、钢筋、预埋件。振捣持续时间应在20s~30s,以混凝土表面不再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出现浮浆为宜。对于钢筋密集的部位、张拉端锚下部位等应采用直径3cm的
f振动器振捣。
7、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因故间断时,其间断时间不得超过已浇筑混凝土初凝时间150分钟。
8、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安排专人进行箱梁支架、模板检查,箱梁每侧至少两人。必须保证检查人员和施工负责人的上下沟通畅通,发现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通知现场负责人,停止施工,采取相应措施后再继续施工。
9、施工缝留置及处理
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一般不得留置施工缝。如遇特殊情况需要留置施工缝时,应在跨中剪力和弯矩较小、便于施工的部位。具体要求如下:
1)、第一次混凝土浇筑时横梁、横隔板及支点两侧附近不得留置施工缝;
2)、施工缝留置断面应采用垂直面,不得呈斜面状态;
3)、第一次混凝土浇筑时施工缝留置在翼缘板根部以上3cm处,在第一次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后采用人工凿除表面浮浆和松软的混凝土,露出新鲜的混凝土面为宜。采用机械凿除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10MPa以上。
4)、施工缝表面混凝土凿毛后用水冲洗干净,在第二次浇筑混凝土前先浇筑一层10~20mm厚同混凝土配比的砂浆。
10、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浇筑结束后及时覆盖塑料薄膜进行养护,养护期间必须覆盖严密,保证膜内有足够的凝结
f水。
11、施工监测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测量员对已浇筑部位进行沉降观测,观测点布置在贝雷梁竖杆上,间距5米,浇筑混凝土前测好原始高程,以便检查。沉降观测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每小时观测一次,浇筑完成后每8小时观测一次,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通知现场负责人,停止施工,查明原因并处理后再继续施工。
五、其它事项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如有疑问请及时与质检组联系,不得擅自做主,否则将追其责任。
交底单位
交底人
质检组
接收混凝土班单位组
接收人
南京市市政公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印制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