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让“中国制造”成为“中国创造”
作者:杨晓丹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05期
【摘要】在繁荣的“中国制造”背后却有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自有品牌较少,产品技术含量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要让“中国创造”代替“中国制造”,让中国的产品从低利润、低附加值向高利润、高附加值发展,企业要做的便是通过加强自主设计、自主研发,自主创新,培养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关键词】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一、中国制造业的现状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突飞猛进。特别是在制造业方面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成绩。到2006年,我国制造业产品产量与出口额均已位居世界第一。全世界各个角落的商店都能找到贴着“中国制造”商标的商品,我国嫣然已成为全世界生产产品的“世界工厂”。然而,在我国制造业光鲜成绩的背后,却是缺乏自有品牌,缺乏自主创新,生产方式粗放,产品技术含量低的事实。我国企业大都缺乏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他们大都只能依靠中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做产业链中制造这一环,而这一环并不需要特殊的技能,而且可替代性很强,任何厂家都能做,而且所创造的附加价值非常低。例如我国企业以95美元出口一台电视机,生产成本38美元元,外国厂商要收取技术使用费40美元,再加上渠道费用12元,最终留给中国企业的利润只有5元钱;一台平板电脑售价300美元,生产成本100美元,外国企业专利、品牌费拿走lOO元,渠道商拿走80元,我国制造商只能赚取20元的利润。由此可见,如果我国一直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缺乏自有品牌,关键技术,就只能赚取非常微薄的例如。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再加上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争端日益加剧,制造企业已来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当“中国制造”褪去它的光彩,如果我国制造企业不能找到一条新的出路,其生存将变得十分困难。这样的出路便是:让我国制造企业通过加强自主设计、自主研发,自主创新,培养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让我国制造企业通过提升自己在价值链中的地位,摆脱低利润、低附加值的命运;让“中国创造”代替“中国制造”。二、核心竞争力定义及特点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核心竞争力由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于1990年首次提出。“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具有自己独特优势的技术、文化或机制所决定的巨大的资本能量和经营实力,是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