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11高考诗歌鉴赏(附答案)江苏省20042011高考诗歌鉴赏(附答案)
04高考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答案】(1)诗中有金河黄河青冢玉关黑山等边塞名地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答案】①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②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③怨气候酷寒④怨景色单调高考】【05高考】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李益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⑴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答案】颔联:微风吹开门,吹动竹子(引起怀念故友之情)。颈联:微风吹落枝上露水(滴在阶下青苔上)尾联:希望微风吹进帘幔(拂去尘埃)颔联:微风吹开门,吹⑵“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答案】清冷、幽静清冷、幽静孤单、寂寞⑶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答案】“为拂绿琴埃”“为拂绿琴埃”高考】【06高考】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元魏初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夜煮茶。室人降日:妻子生日。⑴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答案】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愁苦与无奈。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愁苦与无奈。⑵“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答案】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运用的是反衬手法。前两句实写,后两句以虚为主,虚中有实。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运用的是反衬手法。⑶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
f【答案】作者企盼与家人一起自食其力,共享天伦之乐。语言朴素平实,亲切动人,能唤起读者强烈共鸣。作者企盼与家人一起自食其力,共享天伦之乐。语言朴素平实,亲切动人,高考】【07高考】鹧鸪天送人辛弃疾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