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10在古代史家的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
艺则有圃……婚媾依时,闾阎安堵,妇人纺织,男子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该材料
反映的农业经济状况是
A.土地过度集中
B.有田者无力可耕
C.小农户个体经营
D.地权与劳动者契合
11黄崇德是16世纪一位典型徽商。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后获得政府许可,转而从
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这说明当时
①农产品大量进入商品流通领域
②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
③政府放弃对食盐贸易的控制
④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2“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利,战国时期,孟子认为,
“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13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
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这一说法
A.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
B.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
C.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D.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14《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使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
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15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
“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2
f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16诗词歌赋既是历代文人墨客咏怀、记游、言志的文学表现形式,也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下列文句,与商业经济无.直.接.关.联.的是
A.“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西都赋》)
B.“贝锦斐成,濯色江波”(《蜀都赋》)
C.“经游(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估客乐》)
D.“苛峨大舶映云日,贾客千家万家室”(《广州歌》)
17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
为法定货币。这一举措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
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
D空前强化了君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