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浅谈高中语文学习方法
作者:金玉芝来源:《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2012年第51期
提到“语文”,很多人就会想到“博大精深”、“浩如烟海”、“有耕耘之无收获”等。作为语文教师,我一直有块心病难除:一届届高中学生辛辛苦苦地学语文,语文教师也辛辛苦苦地教课本、批作业、编试题、讲方法,结果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越来越小,语文渐渐被边缘化了。
近几年来,我对校内外语文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分析,自己琢磨思考,竟然医治了我的心病。我突然感觉到,这些“个别”的成功案例的背后有着我无法推翻的“必然”,我认为语文应该这样学。
首先,重视教材。朱熹说过:“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教材就是我们的“源头活水”。既然教研室为我们精挑细选了这套教材,那么它就有学习的价值,利用的价值。许多精典篇目百读不厌:鲁迅《祝福》中的“祥林嫂”让我们百读不厌,曹雪芹《林黛玉进贾府》中的“林黛玉”让我们怜惜不已,那一篇篇文章不仅教会了我们知识,更弘扬了传统文化,我们怎能不为之神往?我们怎能不好好研读?我们且不谈教材的传承精神,只谈谈它对我们的高考的帮助,如教材中的文言文实虚词等文言知识点对我们做高考文言文有重要的帮助。如果我们能把教材中的所有文言文背诵出来,并能字字翻译出来,那我们读课外文言文会很难吗?高考所考文言文中的字、词、句式等,很多都是从课内文言文迁移过来的。如果没有教材文言文做基础,那课外文言文我们能理解多少呢?你们是否记得:刚上高中时,我们想顺畅地阅读一篇文言文,或无误地翻译一个课外文言文的句子是多么不易呀!可经过三年扎实地学习课本文言文,我们的学生现在读一篇古文还有那么难吗?这是为什么?这就是我们在学习教材文言文时打下的基本功。
另外,教材许多文章为我们写作文储备了大量的素材和方法。如鲁迅《拿来主义》中使用的“破立”式议论文写作手法;《祝福》中采用三次描绘祥林嫂相貌变化来揭示人物命运改变的写作方法;《林黛玉进贾府》中多角度多侧面塑造黛玉性格的方法;《鸿门宴》中的各个人物为我们写议论文储备了丰富的素材,不胜枚举,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学习课文,重视教材。
其次,重积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所以说,“积累”是很重要的。我们语文学科需要积累很多东西,为了提高语文成绩,我们就积累与高考有关的知识点,如成语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