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具有内
容的完整性。
第三,作为文化传统,世世代代传播延续下去,还将继续传承下去,无论
是自然传承,还是选择传承,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不停止。教育的传承属于选
择传承,即把优秀部分传承下去。因此,它具有永久的传承性。
第四,传统文化属于旧的时代,受着时代的局限,总是一分为二的,其中
精华与糟粕并存,养料与毒素同在。对教育有正面的积极的影响,也有负面的
消极的效应,具有影响的双重性。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什么?《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归为三点:
天人合一与以人为本;刚健有为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与中庸尚和。
天人合一与以人为本,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天人这中,人是重
点,人要去认识天道,实践天道,体现天道,参与天道其中,最终实现天人
合一。
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本出自《易传》的两句名言:“天行健,君子以
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为什么要自强不息、厚德
载物,因为天行刚健有为,地道柔顺宽容,君子只不过是在法天则地而已。
至于中庸尚和,它本来也是上天的品质之一,中就是度,就是和,就
是适可而止,不偏不依,老子云:“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不就是不偏
不依的中道吗?昼夜的交替,寒暑的变化,草木的枯荣,不都是上天中和的
体现吗?因此,就其实质与其追求的最高标准而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
神是一而不是三。
这个一,便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之中,包含着人
本主义,包含着自强不息,包含着厚德载物,包含着中庸尚和。
交流探讨
1、你是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呢?你认为那些文化属于传统文化呢?
请举几个例子。
2、你对当今社会上出现的洋节热怎么看?上海出现“孟母堂”,你对当
今社会上的小孩读经现象怎么看?
3
f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调整国家法定节假日要有利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背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将这些传统节日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掘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扩大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增强全世界华人的凝聚力;有利于人民群众开展各种与节日主题内容相符的活动,如清明节扫墓、祭祀祖先,端午节的赛龙舟、尝粽子,中秋节人相聚、赏明月、品月饼等。
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其中大部之形成莫不跟历制有关。《中国节图说民间传统节日》将中国较重要的传统节日统计归纳为20个,其中来自日月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