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河南法院检查院招考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试题16: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所以价格的变化()A与商品价值量的变化成正比B与商品价值量的变化成反比C直接受市场商品供求关系的影响D与货币价值量的变化成反比答案ACD试题17:商品流通客观需要的货币量,与待售的商品数量和商品价格水平以及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有关,这种关系是:()A与待售商品的数量和价格水平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正比B与待售商品的数量和价格水平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C与待售商品的数量和价格水平成反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D与待售商品的数量和价格水平成反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正比答案B试题18:社会群体的共同特征有:()A任何一群人都可以称之为社会群体B有一致行动的能力C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D有持续的相互交往答案BCD试题19: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这句话表明:()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B有价值的不一定有使用价值C商品不可能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答案D试题20:度是指:()A事物的规模、程度和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B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C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是质和量的统一D事物保持自己存在的方面答案C试题2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明:()A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才能获得B一切认识归根到底是从实践中获得的C直接知识来自实践,间接知识不来自实践D只要参加实践就能获得正确认识。答案B试题22:因果联系指:()A一切先后相继的联系B一切互相制约的关系C一切必然联系D引起、被引起的关系答案D试题23:阶级是:()A一个历史范畴B一个经济范畴C一个政治范畴D一个思想范畴答案AB试题24:构成一个社区的基本要素有:()A一定的地域空间B一定数量的人群C在特定地域的特定人群中存有的某些共同利益D在特定地域的特定人群中存在的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答案ABCD
f试题25:从约束力的强弱角度上社会规范可分为:()A成文规范和不成文规范B一般性规范和社会设置C常规、原则、惯例、律令D习俗、道德、宗教、法律答案C试题26: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A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结果B延长工人劳动时间的结果C单个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D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