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抗压强度。材料的品种和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同等水泥用量的拌合物,水泥标号等级高的,混凝土的强度必然高;骨料的颗粒组成不好,搭配得不密实,含有泥土、杂质等过多,都能降低混凝土的强度。组成材料的配合比,是影响强度的重要因素。比如减少拌合用水和所用水泥的比例,适当增多水泥浆的含量,都能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反之则显著降低。在施工中混凝土作业的各个环节,准确称料,适度的拌合和振捣,加强养
f护等,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也很大。三、混凝土在冬期施工时应采取的措施1.冬期施工中配制混凝土用的水泥,应优先选用活性高、水化热大的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的标号不应低425号,最少水泥用量不应少于300Kgm3。2.拌制混凝土所采用的骨料保证清洁,不得含有冰雪冻结块等其它宜冻裂物质。混凝土拌制采取加热水法,水箱四壁用120mm砖砌体砌筑围护以提高水温,混凝土施工时间每隔半小时测量一次水温、混凝土入模温度及环境温度,并做好温度记录。梁板中的冰雪冻块在混凝土浇筑之前一定要将其熔化并将水放掉;确保无冻块,混凝土在浇注过程中在模板下面间隔6m设一火盆对模板底部进行烘烤,时间要求从混凝土浇筑时间开始制混凝土浇筑完成72小时内不间断。操作人员注意防火!3.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水灰比不应大于06。4.使用超早强剂效果明显,制作同条件试块3天试压强度达到30,14天达到100。5.混凝土不宜露天搅拌,搅拌站应搭设暖棚,优先选用大容量的搅拌机,以减少混凝土的热量损失。搅拌前,用热水或蒸汽冲洗搅拌机。混凝土的搅拌时间比常温规定时间延长50。经加热后的材料投料顺序为:先将水和沙石投入拌和,然后加入水泥。混凝土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C。6.混凝土的运输过程是热损失的关键阶段,应采取必要的措施
f减少混凝土的热损失,同时应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常用的主要措施为减少运输时间和距离;使用大容积的运输工具并采取必要的保温措施。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低于5°C。7.混凝土在浇筑前,应清除钢筋和模板上的冰雪和污垢,尽量加快混凝土的浇筑速度,防止热量散失过多。当采用加热养护时,混凝土养护前的温度不得低于2°C。8.冬期施工混凝土振捣应用机械振捣,振捣时间比常温时有所增加。9.混凝土现浇板上的后序工程规定:混凝土初凝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时间由工程项目部人员及监理人员现场确定。班组人员接到“同意下道工序施工”的通知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