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感叹。
五古挽易昌陶①
一九一五年六月去去思君深思君君不来愁杀芳年友悲叹有余哀衡阳雁声彻湘滨春溜回感物念所欢踯躅南城隈城隈草萋萋涔泪侵双题采采余孤景日落衡云西方期沆养游零落匪所思永决从今始午夜惊鸣鸡鸣鸡一声唱汗漫东皋上冉冉望君来握手珠眶涨关山骞骥足飞飚拂灵帐我怀郁如楚放歌依列嶂列嶂青且倩愿言试长剑东海有岛夷北山尽仇怨荡涤谁家子安得辞浮贱子期竟早亡牙琴从此绝琴绝最伤情朱华春不荣后来有千日谁与共平生望灵荐杯酒惨淡看铭旌惆怅中何寄江天水一泓注释:①易昌陶,名咏畦,湖南衡山人。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生,与毛
泽东同班。
f写作背景:一九一五年三月病死家中,五月二十三日学校为他开追悼会。毛泽东在致湘生生平不详信中说:“同学易昌陶君病死,君工书善文,与弟甚厚,死殊可惜。校中追悼,吾挽以诗,乞为斧正。”赏析这首诗通过悼念学友易昌陶,抒发了对亡友的怀念之情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悼诗与挽联情调一致,国耻之恨,友亡之痛,水乳交融,纤毫毕现。此诗比挽联的意境更深远,可谓苍凉彻骨,极似汉魏古诗,曹植风格。于迂回婉转、九曲回肠之中催人奋起,以试长剑。作者五言古诗的写作已较为圆熟,诗中用典和化用古诗较多,达到了大量化用古诗的意境和辞句而又踏雪无痕的程度。
七古送纵宇一郎①东行
一九一八年云开衡岳积阴止天马凤凰春树里年少峥嵘屈贾才山川奇气曾钟此君行吾为发浩歌鲲鹏击浪从兹始洞庭湘水涨连天艟艨巨舰直东指无端散出一天愁幸被东风吹万里丈夫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秭米沧海横流安足虑世事纷纭何足理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名世于今五百年诸公碌碌皆余子平浪官前友谊多崇明对马衣带水东瀛濯剑有书还
我返自崖君去矣注释:①诗中的纵宇一郎是罗章龙先生早年的化名。罗章龙是湖南浏阳人,毛主席青年时代的朋友,也是新民学会会员。写作背景:当时(即1918年春)新民学会大部分会员面临毕业后的去向问题,许多青年都倾向于出国继续学习,而且那时赴日留学之风颇盛,因此毛泽东与新民学会干事会也派罗章龙等人去日本。为送友人远行,学会在长沙北门外的平浪宫举行聚餐饯行,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作这首《七古》相赠,为朋友远行慨发浩歌,并以此互为勉励。赏析:毛主席这首送友人东行去日本的送别诗,多为友人鼓气并以雄伟之胸怀给友人以殷殷勉励;其中许多话虽是对朋友说,其本质上亦是对自己说的。此
f诗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