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民事诉讼法原理与实务》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民事诉讼法原理与实务课程编号:BT125193_01参考学分:35145含实训课1学分参考学时:561672含实训课16学分课程管理系部:财贸系适用专业:法律事务专业开发人员禹路兵、崔建波、郑敏、姚兆锋法律事务专业教学团队课程性质:法律事务专业核心课
二、课程性质与课程设计(一)课程性质《民事诉讼法原理与实务》课程以民事诉讼的基本理论为基础,重在实务训练,具有
高度操作性和应用性特点。本课程系我院法律事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必修课,属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在我院法律事务专业新生入学后第二学期开设,以相应的实体法课程《民法》、《合同法》、《婚姻法》的学习为基础,同时也是《民事纠纷处理实务》、《劳动纠纷处理实务》等的前置课程。本课程根据民事纠纷处理工作任务的实际要求,对《民事诉讼法原理与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删减、增加、重组和结构优化,打破传统教材“依章照节”的学科式的编排体系,制定了以“工作领域职业岗位工作流程学习领域学习情境”为模式的教学框架,并以此为线索来组织安排教学活动的开展。现将所有学习内容分两大工作领域,民事诉讼领域与民事非诉讼领域,分别按工作流程进行设计与实施教学。
1、民事诉讼领域
工作流程起诉
审查与受理审查前的准备
审理判决二审再审执行



法官

进阶
法官律师

岗位



起步书记员律师助理基层司法工作者

岗位





f2、民事非诉领域工作种类
特别程序的使用
进阶
民事
岗位
法官律师

公示催告程序的适用

督促程序的使用
起步岗位书记员律律师师助理基层司法工作者
原理与






课程任务:让学生了解民事诉讼的基本原理与制度,掌握起诉、审查与受理群、
证据收集、审理、执行与法律文书撰写以及各非诉程序适用的方法和技巧。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几年来的教学经验表明,《民事诉讼法原理与实务》课程内容有待根据教育部16号文
件的要求进行开发改革。本课程组经研究讨论,决定遵循“以职业标准为课程目标,以职业
岗位为课程内容,以工作过程导向为课程结构,以最新技术为课程视野,以职业能力为课程
核心,以双师教师为课程主导”的原则。课程教学应服务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坚
持以一线法律人的实际技能培养为主线、以工学结合为主要手段、以能力培养为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