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大,在社会化方面学校和教师的教育作用逐渐超过了家庭和家长的教育作用,从而成为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化的最重要的社会环境因素。同辈群体:(1)在同辈群体中,大多数活动并非由某种权威所安排,他可以以一种独立的姿态,在平等的基础上和他人进行交往,建立或中断某种人际关系。(2)个人在同辈群体中可以接受大量亚文化的影响。工作单位:(1)工作单位是个人进行职业社会化的主要场所。(2)工作单位给人们提供一个检验和发展家庭和学校社会化成果的场所。大众传播媒介:电视、报纸、杂志以及网络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化影响很大。
第五章社会互动
一、选择1、根据社会约束力的强弱,以下排序中正确的是C。A法律、道德、风俗习惯、宗教B法律、宗教、风俗习惯、道德C风俗习惯、道德、宗教、法律D风俗习惯、宗教、道德、法律2、“入乡随俗”是一种D行为。A和解B妥协C容忍D顺从
f3、社会行为是一种D。A无意识的行为B偶然性行为C反射性行为D有意识、有意义的行为4、从众行为是一种C。A消极行为B积极行为C既有消极的,又有积极的D价值中立的二、填空1、社会互动”一词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在1908年的〈〈社会学〉〉一书中最早使用。2、集合行为的一般特征是(人数众多)、(无组织性)、(行为者相互依赖)。三、名词解释1、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四、简答1、在现实生活中,角色确定不当的现象时有发生,具体来说表现在哪几种情况?答:(1)不能胜任角色,即某人不具备一定承担角色的能力,但却阴差阳错的被安排到某一位置上。(2)未能承担合适的角色,即“大材小用”、“此材彼用”。(3)选择了不适合的角色。2、简要分析竞争与冲突的区别。答:(1)竞争是指超过对方取胜为动机,互相争胜的行为方式。(2)冲突时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团体以压倒对方为目的公开的对抗性社会行为。(3)冲突的特种在于双方必须直接接触,冲突各方在利益、意见和态度方面的根本对。(4)而竞争并不要求直接接触,也没有情绪上的对立,更不必彼此打击。3、竞争的特点是什么?答:(1)它必须是人们对于一个相同目标的追求,目标不同就不会形成竞争。(2)它这个被追求的目标必须是比较少的和比较难得的,即一个人或一些人夺取了目标就意味着另一个人或一些人失去了得到的机会。(3)竞争的目标主要在于获得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