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进展,中央党校已完成书目数据库建设工作,开始建立博士、硕士论文数据库。下一步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积极采取措施,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抓住机遇,快速发展自己,使党校数字图书馆和整个信息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2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网络基础设施是党校系统远程教学、数字图书馆和校园网的基础设施,必须持之以恒,继续抓紧。搞好全国党校系统网络的互联,形成全国党校系统数字图书馆虚拟网络,实现系统内资源共享,促进教学科研质量的提高。进一步加快党校系统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必须高度重视信息资源建设,要在继续建立和完善网络基础设施的前提下,把工作重点放在信息资源建设上。从国际竞争层面看,中文信息资源建设是增加因特网上中文资源的数量,填平数字鸿沟,提高民族文化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从国家建设层面看,数字信息资源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进行知识管理的基础,它不仅关系着全体国民智慧的发挥,关系着整个国家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关系着西部大开发的成功与否。从党校工作大局看,数字信息资源是发展党校教育事业,提高党校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迫切需要,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党校工作的大局。
3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具体措施
一个现代化的数字图书馆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必须要有数据库;二是必须要有自己的数据库;三是自建的数据库必须有特色;四是数据库必须具有相当规模,别人难以覆盖。要重视网络信息资源的集成和整合;在实现资源共享的前提下,强调自建有特色的数据库。
信息资源建设中一定要贯彻相互合作的原则。信息化本身是社会化的产物,信息资源建设也必须用社会化和专业化的方式才能取得成效。工作中我们要采取分工合作、形成合力、形成优势的原则,把我们整个系统的力量动员起来,提高效益,防止重复建设。不但校内教研部门、网络管理部门要紧密合作,党校还要在校外寻找广泛的合作伙伴,提高信息资源建设的社会性和开放性程度。此外,图书馆建设中的资金问题也是一个重要问题,没有一定的资金支持肯定是不行的。在党校事业发展经费有限的情况下,资金问题也必须通过各方协调才能解决。在立足党校的实际情况下,争取解决好资金、人力、资源、技术等一系列问题,为图书馆的建设工作创造一个领导支持、部门协调、资金有保障的良好环境。全国党校系统在分工合作、各方协调的大前提下,各地方党校还应根据自身特点与优势,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