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有关明细科目的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结转后,“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的贷方余额,就是累积未分配的利润数额。如出现借方余额,则表示累积未弥补的亏损数额。对于未弥补亏损可以用以后年度实现的税前利润进行弥补,但弥补期限不得超过5五年。5、盈余公积的用途是什么?怎样进行盈余公积的核算?
答:盈余公积是指公司按照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各种积累资金。公司提取盈余公积主要可以用于以下两个方面:(1)用于弥补亏损。公司发生亏损时,应由公司自行弥补。(2)转增资本,即所谓的“送红股”。
由于法定公益金与一般盈余公积含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有不同的用途,企业应当分别进行明细核算。企业提取盈余公积时,借记“利润分配”科目,贷记“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任意盈余公积科目。当企业提取盈余公积时,借记“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账户,贷记”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账户。当盈余公积用于弥补亏损或转增资本,借记”盈余公积“,贷记”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实收资本“或”股本“科目。6、怎样认识盈余公积的提取与企业资金周转的关系?
答:盈余公积的提取实际上是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的一种限制。提取盈余公积本身就属于利润分配的一部分,提取盈余公积相对应的资金,一经提取形成盈余公积后,在一般情况下不得用于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股利。盈余公积的用途,并不是指其实际占用形态,提取盈余公积也并不是单独将这部分资金从企业资金周转过程中抽出。企业提取的盈余公积,无论是用于弥补亏损,还是用于转增资本,只不过是在企业所有者权益内部结构的转换,如企业以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时,实际是减少盈余公积留存的数额,以此抵补未弥补亏损的数额,并不引起企业所有者权益总额的变动;企业以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时,也只是减少盈余公积结存的数额,但同时增加企业实收资本或股本的数额,也并不引起所有者权益总额的变动。至于企业盈余公积的结存数,实际只表现企业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表明企业生产经营资金的一个来源而已,其形成的资金可能表现为一定的货币资金,也可能表现为一定的实物资产,如存货和固定资产等,随同企业
f的其他来源所形成的资金进行循环周转。7、如何进行弥补亏损的账务处理?
答:当盈余公积用于弥补亏损或转增资本,借记”盈余公积“,贷记”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实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