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步法时蒸出来反应原料后即可转入醋交换反应。
在常压和氮气保护下依次将26二叔丁基苯酚、叔丁醇、叔丁醇钾溶液以及丙烯酸甲酯经加料罐计量投入反应釜维持所需反应温度达到预定反应时间减压加热蒸出溶剂叔丁醇然后向釜内计量投入季戊四醇的DMF溶液减压加热控制所需反应温度并逐渐蒸出溶剂DMF以及反应生成的甲醇达到预定反应时间后加入醋酸结束反应。反应过程中蒸出的溶
f剂经冷凝器冷凝后收集于接收罐中反应生成的甲醇则由冷阱捕集。
不同工艺路线对比
在保证反应原料纯度的前提下影响加成反应结果的主要工艺条件是催化剂、反应温度和反应原料配比。国内传统工艺采用甲醇钠为催化剂在120℃温度下反应3h丙烯酸甲酯过量2030本研究采用叔丁醇钾为催化剂丙烯酸甲酯仅过量13在8590℃反应46h其反应产物的质量和收率均较国内传统工艺显著提高以26二叔丁基苯酚为基准35甲酯收率达94以上。至于催化剂叔丁醇钾的制备则是令氢氧化钾与叔丁醇在一个接触设备内进行反应并用适当的脱水剂及时移出反应生成和原料带入的水如此得到了叔丁醇钾在叔丁醇中的溶液其中叔丁醇钾作为加成反应的催化剂而叔丁醇则作为反应溶剂使用。此方法经济安全适合工业应用每生产一吨抗氧剂1010所需的氢氧化钾仅10Kg。35甲酯与季戊四醇的酯交换反应是抗氧剂1010生产过程中的关键一步影响酯交换反应结果的重要因素包括催化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反应原料的配比。国内传统工艺的酯交换反应以甲醇钠为催化剂在90150℃下反应10h35甲酯过量1520本工艺的酯交换反应仍以物系内原有的叔丁醇钾为催化剂不需补充或变更采用DMF为溶剂反应在90145℃范围内进行68h35甲酯过量10反应效果较国内传统工艺为好以季戊四醇为基准反应产物中目的产物收率达到91以上酯交换反应产物要经过精制方能得到合格的抗氧剂1010产品。精制的主要方法是溶剂结晶。国内传统工艺采用乙醇为溶剂结晶时间长溶剂用量大产品收率低本研究对酯交换反应产物采用包合物结晶法进行精制缩短了结晶时间减少了溶剂用量且有利于产品的。纯净。分离出结晶固相以后的母液中仍含有未析出的抗氧剂1010和三酯、二酯乃至一酯这些物质都可通过与甲醇进行醇解反应转化为35甲酯再重新投入酯交换反应加以利用。按本研究提出的工艺6通过残渣回收可把整个过程的产品总收率再提高1016因此以26二叔丁基苯酚计最终产品总收率可达7582。采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