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中心,旨在加强学生各方面修养。
2、建立多层次的课程结构
高职高专教育是一种独立的、具有自身风格体系的教育,它具备多维度教育的特征,对应这一特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程应建立基础性模块、专业性模块和应用性模块等多层次结构。
1.第一层次课程结构基础性模块
数学基础模块,把小学、初中数学知识与高中数学知识直接衔接在一门课程内,按类划分模块。这样的设计解决了各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严重脱节的问题。第一层次课程是传授知识,夯实基础,适应学前教育专业对数学的要求。
2.第二层次课程结构专业性模块
在第二层次能力结构中,应具备一些一般能力,如主动探寻并善于抓住数学问题的能力,运用准确、简练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的能力及简单的数学教学能力等。内容包括应用题解题训练、数学建模等,这样的设计解决了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的问题。第二层次课程是能力的培养。
3.第三层次课程结构应用性模块
在第三层次课程结构中以运用性课程设置为主,安排数学游戏、模拟练讲等,这样的设计解决了学生毕业后怎样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环境,为处理现实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3、建立多元化的课程形式结构
1.必修内容与选修结合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必修内容是指专科层次学生必须学习的数学课程内容及学生从事学前教育专业所必须学习的数学课程内容;选修内容是指根据学生自身发展需要提供的课程内容,如珠心算、小学奥数训练、高等数学等,并按课程总体计划选择学习课程内容。
2.显性课程内容与隐性课程内容结合
显性课程内容指见得着、摸得到的列入数学课程标准的内容。它既包括文字教材内容,也包括一切数学实践活动内容,是课程的主体。隐性课程内容是指教学计划之外,随机而遇的学习机会,也包括有助于实施显性课程计划,提高教学效果的环境课程。加强隐性课程内容的建设与优化,可以起到渲染学习气氛、增强教学效果的作用。
3.操作性内容与修养性内容结合
操作性课程内容是为了训练学生实践能力,通过操作训练,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设置的内容。修养性课程内容是为适应学生自身发展提高警惕的需要设置的课程内容,内容设置一般根据学科性知识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2郑国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质量问题综论J.职业技术教育,2004,(7)
3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幼儿教师委员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