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附件2012年度推荐申报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公示内容
推荐号:3154001项目名称:成矿系统理论与华北古陆找矿实践(科技进步奖)主要候选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河南省地质调查院,辽宁省化工地质勘查院项目简介:矿产资源短缺是长期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世纪之交,如何加强与改进矿床研究,更好地指导找矿工作,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重大战略任务。华北古陆会聚了全球三大巨型构造成矿域,在世界范围内独一无二,又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得到确证的、原有巨厚太古宙岩石圈地幔遭受强烈破坏的地区,被誉为中国地质的摇篮和成矿系统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原地质矿产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国家计委在19852009年围绕成矿系统主题实施了一批重点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和武警黄金指挥部设了相应的勘查评价项目,企业快速跟进、开展了大量风险探矿。历经二十五年“从理论指导勘查,又以勘查检验理论”,一套全新的成矿系统理论日趋完善,一批国家级矿产资源基地进一步形成与发展。1.成功将系统论引入矿床学研究,创立成矿系统理论,明确了成矿系统的内涵与外延,已经成为矿床学研究的主导思想之一,提升了我国矿床学的国际地位;提出地球系统成矿系统勘查系统三结合的研究新思路,将传统矿床学研究提高到地球系统科学层次,为创建区域成矿学新学科奠定了重要基础。2.以成矿系统理论为核心,创建区域成矿学新学科,构建了相应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已经为广大地质工作者广泛应用,成为我国区域成矿规律研究的工作指南之一;厘定中国大陆区域成矿的主要特
f征,阐明了典型成矿系统的构造背景和基本特征,提出“复合活动大陆成矿体系”新观点,是近年来矿产资源基础研究领域的一项重大成果,对全球成矿规律研究有重要贡献。3.运用成矿系统理论,首次厘定了华北古陆多尺度的成矿谱系与矿化网络结构,构建了相应的成矿系统模型,系统揭示了其区域成矿规律,提出古陆边缘成矿的十个要素,科学预测识别确立了资源潜力巨大的7处矿集区、百余处成矿远景区靶区,树立了区域成矿研究指导找矿的典范。4.针对不同类型成矿系统,构建相应的勘查系统模型,优选集成5套找矿方法技术组合,在重点靶区实现找矿重大突破,形成并发展了一批国家级矿产资源基地:提交新发现矿产地27处,其中超大型2处、大型8处。累计新增资源储量:金126吨、银9693吨、铅锌781万吨、硼310万吨,潜在经济价值超过3000亿元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