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法、结构力学近似计算法、坍落拱理论分析法b覆盖型土层实际厚度HHk时,地基稳定防治措施:防治措施:建筑布局、建筑结构、地基处理具体措施:溶蚀洞隙发育挖填换、跨盖;地基不稳锚,固,嵌,桩基;渗透变形铺、截、灌(灌注加固)此外:合理疏导水气、绕避、强夯
八、强震区活断层评价,地震效应,地震液化判别,地震小区划和防治措施强震区活断层评价,地震效应,地震液化判别,区活断层评价
活断层评价:活断层评价
f主要参数:产状(断层面走向、倾向、倾角)、长度(地表断裂带长度)、断距(断层的最大位移)、错动速率(断层在最新地质时期内的平均速率)、错动周期(两次突然错动的时间间隔)及年龄地震效应:地震效应:振动破坏效应和地面破坏效应(地面破裂效应、地基失稳、斜坡破坏效应)地震液化判别:地震液化判别先进行宏观判别(液化势判定)①饱和砂土或粉土,其堆积年代为晚更新世(Q3)及以前者为不液化土;②粉土的粘粒含量百分率,7度、8度、9度分别小于10、13、16时为液化土;③采用天然地基的建筑,当上覆非液化土厚度和地下水埋深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考虑液化影响:du≤d0db2;dw≤d0db3;dudw≤15d02db45dw地下水埋深;du上覆非液化土厚度;db基础砌置深度;d0液化土特征深度当宏观判别有液化可能,再进一步判定: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剪切波速。地震小区划:地震小区划:①调整烈度小区划:静态②调整反应谱小区划:动态③设计地震动小区划:动态防治措施:防治措施:一、建筑场地的选择:①避开强烈振动效应和地面效应的地段做场地或基础②避开活动性断裂带③避开不稳定斜坡或可能产生斜坡效应的地带④避免将孤立突出的地形位置做建筑场地⑤避开地下水埋深过浅的地段做场地⑥避开岩溶地区存在的浅埋深的大溶洞二、持力层和基础方案选择①基础要砌置于坚硬致密的地基上,避免松软地基②基础砌筑深度要大些③同一建筑物不要并用多种不同形式的基础④同一建筑物的基础,不要跨越在性质显著不同或厚度变化很大的地基土上⑤建筑物的基础要以刚性强的连接梁连成一个整体三、建筑物结构型式的选择及抗震措施:强震区工业和民用建筑,其平面形状以简单方正为好,避免不必要凸凹形状;否则应在连接处留抗震缝。结构上应尽量做到减轻重量,降低重心,加强整体性,并使各部分之间有足够刚度和强度木架结构砖混承重墙结构在梁、柱交接的噱头处加支撑①提高砌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