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职党务副书记、挂钩领导分别于村党总支委员谈心谈话,特别是与三名村干部谈,总支委员之间、村干部之间相互开展谈心谈话,查找导致软弱涣散的原因,并在组织生活会
2
f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共同查找村党总支及个人存在问题,找准导致软弱涣散的原因。根据存在问题及原因制定加强班子建设对策建议,并加以落实,进一步加强班子团结。三是狠抓党员发展工作。扎实开展“三个培养”工作,着力把农村致富能人、科技能手、有群众基础、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和带头致富能力强的愿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优秀人才培养成党员,2014年发展党员2名。四是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建立值班制度,村干部及几大员实行轮流值班,每天由1名村干部带班、1名人员值班,群众到村办事基本上能找到人,乡党委、政府安排部署的工作有效落实,民情民意得到及时上报解决;建立会议学习制度,每月上旬召开会议,通报情况,学习交流,使村“两委”工作关系协调,村干部关系融洽,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
(三)抓创新,显亮点,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一是实现服务阵地全覆盖。乡党委针对党员群众居住分散,党员难集中、活动难开展、群众办事难,农村下设党支部“无处议事、无点活动”和撤并校点资产闲置、无人管理的问题,先行先试,将撤并后的校点统一划归村级管理使用,建成自然村活动场所;在自然村活动场所覆盖不到的自然村,则选择“双带”能力强、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的党代表、党小组长、党员户,建成“农村家庭党校”。并对活动场所和“农村家庭党校”的职能和作用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明确了自然村活动场所、“农
3
f村家庭党校”4项功能,即“党员活动室、为民服务点、‘农村家庭党校’、党代表工作室”,从而形成一室多用“四位一体”农村基层服务阵地。截止今年12月份,全乡已建成自然村活动场所7个、“农村家庭党校”37个,实现全乡44个自然村(组)服务阵地全覆盖。二是提升服务平台,提高办事效率。在乡人民政府大厅设立了为民服务中心,12个乡级部门进驻中心,实行集中办公,6个村均设立村级为民服务站,开通“一站式”网络办结平台,实现了乡级与村级的无缝对接,提高了服务群众的效率。三是服务关口下移,最大限度方便群众。给群众开展代办服务,将服务关口下移,乡村两级干部的服务主动意识大大提高,工作积极性也明显增强。截至今年11月份,已开展定点服务25批次、开展代办服务120余次,为党员群众代办事项21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