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初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教学案(001)
3月7日编写:班级___姓名___学号___
复习内容:空气的成分,污染和防治考纲要求: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各自的体积分数。2、知道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污染的意义。3、理解探究空气组成的原理。教学过程:一、要点梳理及基础训练
2、研究空气成分的的相关科学家
瑞典____,英国____,法国_____。
3、研究空气成分的原理:______。
二、例题分析及规律总结
例1、把1升空气按顺序通过灼热的铜网、石灰水、无水CuSO4,最后出来的气体主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式),体积约为__________升。
例2、实验桌上放置了一个带胶塞的,体积为1升的烧瓶。
(1)一个同学说瓶内没有东西;
(2)另一个同学说瓶内盛的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
(3)第三个同学说把它放在天平上称出来的质量正好是一升空气的质量;
(4)第四位同学说烧瓶内盛的是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你认为正确的是叙述是(

A、2和3
B、只有1
C、3和4
D、只有4
例3、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甲、乙两个集气瓶用导管连接。玻璃管A的下端紧系一只气球。将此装置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甲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4、用下图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用弹簧夹夹紧橡胶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
立即伸入集气瓶并将塞子塞紧。回答下列问题:
(1)红磷燃烧时的现象是______,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待红磷燃烧结束并恢复到室温,打开弹簧夹,
f可以看到烧杯中的水通过导管进入集气瓶,并约占集气瓶体积的15。其原因是_______。此实验中,瓶中水面往往上升不到空气体积的15,试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和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将汞与空气封闭在一起,加热,生成氧化汞)的化学反应都属于____反应,生成物都属于____(填“酸”、“碱”、“盐”、“单质”或“氧化物”)。燃烧结束后,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由本实验可推知氮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什么?___________。
(4)使用上述装置,用木炭代替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你认为该方案是否可行?(填“是”或“否”)。若可行,说明理由,若不可行,应怎样改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5、小明和小红对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分袋包装的蛋糕发生了兴趣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