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之路,随着满载丝绸、茶叶和瓷器的商队一起远行的还有观念,影响深远的思想。这一点最让人追忆。2、在莫高窟的壁画前,认认真真地去惊叹一个时代
公元366年,敦煌。和尚乐尊苦修至此饿晕了,看到对面三危山峦金光下如千佛排列,于是于此开凿第一间洞窟修行。后来法良和尚也来开了第二个洞窟比邻修行。慢慢原本修行用的陋室为繁复的佛窟所替代,而且数量越来越多,历代虔诚的供养人出资者、修建者、名望者根据当时对佛的理解和崇尚而修建了风格各异的洞窟。至初唐时期,莫高窟就有了“千有余窟”的记载,五代以后实在没有地方可以再开新窟了,于是只能把原有旧窟重修扩建。佛教在唐朝一度达到鼎盛。你在敦煌的旅游过程中一定会深有体会,从莫高窟的壁画到千佛洞栩栩如生的佛像,生动的刻画了佛教的起源、发展、流传及各项佛事活动,对于佛教的爱好者来说这样的行程就像一顿饕餮盛宴。沿着唐僧取经的路线接收佛教的洗礼,你的心灵会得到深深的净化。壁画上的飞天舞,看美人儿们衣罗绮,曳锦绣,耀珠翠,施香粉,盛装登场,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即使你对佛教浸淫不深,也不能不被莫高窟的艺术气质深深打动。3、看一场“敦煌乐舞”的社火演出
f社火一词始见于宋代。《东京梦华录》卷八记载:六月二十四日,欢口二郎神生日,二郎庙前露台上设乐棚,有“社火呈于露台之上”。在汉魏南北朝、隋唐时期至南宋,皇城的除夕之夜还保留有大傩仪,后逐渐被社火取代而融于社火之中。作为最古老的风俗,社火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它产生于原始的宗教信仰,是远古时期巫术和图腾崇拜的产物,是古时候人们用来祭祀拜神进行的宗教活动。“社”为土地之神,“火”能驱邪避难。崇拜社神,歌舞祭祀,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万事如意。在陕西甘肃一带,社火是芯子,高跷,竹马,旱船,狮子,龙灯等的统称。是一种靠扮演,造型,技巧获胜的艺术,它通过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和严密的构思,让演员扮演历史人物和现代任务,形成一个故事的组合,给人一种高屋建瓴惊险迭出的艺术感染力。这种来自黄土地与秦腔想结合的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敦煌一地,常有民间自发组织的内容庞杂、风格各异的“社火”活动。社火演出时,锣鼓喧天,彩旗招展,由上百人组成的庞大的社火队伍几乎占了整条街面,丰富而精彩的表演把敦煌人民喜庆丰收、祈福新年吉祥如意的情致表现得淋漓尽致。敦煌本地的传统社火有地蹦子、打狗熊、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