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所有制基础不同C.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D.人们的精神境界不同
29.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B)
A.按劳分配
B.按需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平均分配
30.当代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是(A)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实现共产主义
C.彻底消灭剥削
D.国家自行消
亡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有(BCD)
A.本质决定现象的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
律
32.下列选项中,表述量变是质变的基础的有(ABD)
A.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33.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是客观性是指(CD)
A.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
B.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2
fC.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D.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34.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BCD)
A.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B.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C.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D.改革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35.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具有(ABC)
A.立法权
B.财政权
C.监督权
D.审判权
36.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的竞争与自由竞争阶段的竞争相比,不同点有(ABCD)
A.竞争的目的不同
B.竞争的手段有了新变化
C.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
D.竞争的范围不同
37.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经历的阶段有(ABD)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运输阶段
D.销售阶段
38.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有(AB)
A.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B.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C.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D.垄断剩余价值的生
产
39.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给我们提供的深刻教训有(ABCD)
A.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C.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D.必须坚决抵制各种资本主义思想的侵袭
40.下列论断属于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展望的有(ABCD)
A.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B.阶级归于消灭,国家自行消亡
C.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
D.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1)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这表现在:第一,实践是认识
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第四,实践是认
识的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