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富。特别是许多自然草原湿地为陆生和水生野生动物提供了优良的栖息、迁徙、越冬和繁殖场所,更是许多珍稀濒危鸟类惟一的越冬或迁徙的必经之地。如果没有保存完好的自然湿地,许多野生动物将无法完成其生命周期,湿地生物多样性将失去栖身之地。同时,自然草原湿地为许多物种保存了基因特性,使得许多野生生物能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生存和繁衍,是当之无愧地被称为生物超市和物种基因库。因此锡林郭勒草原湿地保护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3锡林郭勒草原湿地资源保护治理的现状锡林郭勒草原湿地主要由乌拉盖湿地、锡林河湿地、多伦滦河湿地、正蓝旗元上都遗址等草原湿地组成,其中以东乌珠穆沁草原的灵魂乌拉盖湿地面积最大,也是退化的最厉害的草原湿地之一。近年来,人类经济活动对草原湿地无休止过渡利用,使锡林郭勒草原人民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恶化日益显现。2010年019期《t望东方周刊》刊登的文章《内蒙古寓言乌拉盖之死》中以乌拉盖湿地的伊和淖尔(曾经是一片42平方公里的湖泊)的消亡说明了草原湿地对草原生态的重要性。东乌珠穆沁之所以形成草甸草原,与乌拉盖湿地和乌拉
f盖水系有很大关系。乌拉盖水系全部是内流河,包括乌拉盖河、巴拉根河、锡林郭勒河等。其中,360公里长的乌拉盖河年径流量约145亿立方米,占乌拉盖水系的584。整个水系像血管一样,乌拉盖河就是动脉,最后连接它位于乌拉盖河的未端,从而形成巨幅湿地。现因上游水库蓄水而限量放水,又加上近几十年降水偏少、高温干旱使蒸发量增加等原因,下游河道水流量减少甚至断流,使下游河道和湖泊出现干涸、半干涸现象,湿地面积逐年萎缩,乌拉盖湿地的伊和淖尔于2004年干涸。据2010年统计,在东乌珠穆沁草原的6534万亩可利用草场中,退化草场3037万亩,包括重度退化169万亩以及沙化51万亩、盐渍化353万亩。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认识的进一步提高,国家和地方政府也对湿地保护工作也做了近期和长远保护利用规划。为此并在近期做了许多草原湿地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1)在草原湿地分布区域内,在国家和地方项目资金的支持下,建立了一批国家、地方级自然保护区,这些自然保护区建设对遏制和缓解草原湿地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发挥了重要作用。(2)国家启动与实施建设的生态工程。通过对保护区及周边地域采取封育林草、造林种草、水土保持、防沙治沙等生物治理措施的实施,对提高保护区林草植被盖度,预防
f草原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