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
一、选择题图1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回答1~2题。
图1
1,该流域开发过程中A降水量增加B蒸发量增加C下渗减少D地表径流减少2,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为图1b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AⅠ、Ⅱ、ⅢBⅡ、Ⅰ、ⅢCⅢ、Ⅱ、ⅠDⅠ、Ⅲ、Ⅱ【答案】1C2C【命题立意】主要考查流域开发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从图中获取信息、利用相关规律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某流域的开发为背景,利用开发三个阶段示意图和流量变化曲线图,考查流域开发对水循环和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较易作答。【解题思路】第1题,从a图三个阶段可看出居民点增加,植被减少,从而导致流域内涵养水源能力降低,使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蒸发量减少,进而导致降水减少。第2题,从b图看,从③→②→①,流量越来越大,形成洪峰的时间越来越早,洪峰持续的时间也越来越短,河流径流变化越来越大,说明植被破坏导致的涵养水源的功能越来越弱。结合a图中的三个阶段Ⅰ、Ⅱ、Ⅲ分别对应③、②、①。图2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读图回答3~4题
1
f3图中②为A草原B荒漠C针叶林D针阔混交林4,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A纬度B洋流C地形D季风【答案】3A4D【命题立意】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以及从图中获取信息、利用相关规律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简图为背景,考查植被的分布及影响因素。中等难度。【解题思路】第3题,从图2中看,③→②→①体现了以水分为基础的经度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②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以北、贺兰山以东为内蒙古高原,植被为草原。第4题,从图中看我国东部为森林,西部为草原、荒漠,导致这种分布的主要因素为降水量的多少。而东部地区影响降水量的主要因素是夏季风,越往北受夏季风的影响越小降水量越少,森林植被分布越窄。该题较易出错,误选C项。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图3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时刻中,最有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A6时B9时C12时D14时
2
f6该日A日落时刻甲地早于乙地B日落时刻甲地晚于乙地C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大于乙地D正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