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外,原1G101弯折方向只有向内一种。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6114条: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f地下一层柱截面每侧纵向钢筋不应小于地上一层柱对应纵向钢筋的11倍,且地下一层柱上端和节点左右梁端实配的抗震受弯承载力之和应大于地上一层柱下梁端实配的抗震受弯承载力的13倍。
地下一层梁刚度较大时,柱截面每侧的纵向钢筋面积应大于地下一层对应柱每侧纵向钢筋面积的11倍;同时梁端顶面和底面的纵向钢筋面积均应比计算增大10以上。
当框架柱嵌固在地下室顶板时,首层柱下端为“弱柱”设计,即地震时首层柱底屈服,出现塑性绞。框架柱嵌固端屈服时,地下一层对应的框架柱或抗震墙墙肢不应屈服,因此规定了地下一层框架柱纵筋面积至少比地下结构柱下端的钢筋增加10。
在地下一层增加10钢筋,由规范规定,也由设计指定,这部分钢筋在嵌固部位梁顶弯折或截断。设计未指定时表示根据承载力计算,地下一层比上层柱多出的钢筋,应伸入上层12LaE,不能参照下图构造。
f图一地下一层在嵌固部位增加钢筋构造
变化二、关于跃层柱净高的新规定表21柱净高规定比较
图二跃层柱平面布置图
KZ1两个方向均有梁,KZ2一个方向有梁,KZ3两个方向均无梁。按16G101的规定KZ3柱净高按跃层总高度,这与11G101相同。另外一个方向有梁一个方向无梁的柱,应该两个方向分别计
f算箍筋加密区范围,并取大值,按层高大的计算其净高,通常是按跃层计算柱净高如图中KZ2。11G101只规定各向均无梁的情况,未考虑一个方向无梁一个方向有梁的情况。
之前不管是两个方向均有梁还是一个方向有梁,都按楼层高度减梁高为柱净高。16G101只要一个方向无梁就按跃层高度计算净高,箍筋用量增加。
变化三、刚性地面上下各加密500,11G101只有刚性地面同一标高情况,如下图左图。16G101增加相邻刚性地面不在一个标高情况下柱箍加密的做法,刚性地面高差部分也需要加密。
图三底层刚层地面柱箍筋布置
f变化四、取消非抗震柱的纵筋连接构造、顶层纵筋连接构造、变截面位置纵筋构造、箍筋构造。因为16G101不适用非抗震结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取消了不设防地区,所有地区新建改建项目均要设防。
变化五、增加KZ边柱、角柱柱顶等截面伸出时纵向钢筋构造。
图三边角柱顶等截面伸出时纵向钢筋构造
f顶层边柱、角柱伸出屋面,层面柱梁不按屋面柱梁构造,可近似地按楼层柱梁节点构造。柱顶钢筋连续通过屋面框架梁,满足直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