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2017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填充题1.保障散居少数民族权利包括保障平等权利、保障族籍权利、参政权、发展经济文化权利、宗教信仰自由权利、保持或改革风俗习惯自由权利、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权利等。2.从民族平等的主客体条件来说:主体条件包括(提高民族素质),增强民族平等的主体意识、能力;客体条件包括强化和建设民主的政治环境和制度以及(民主的组织形式)。3.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4.2005年5月27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5.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是世界性的三大宗教,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有重大影响。6.民族理论学科是民族(研究)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门独立的学科。民族理论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民族和民族问题。它是从总体上对民族和民族问题进行概括性的研究,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同时,又是研究正确解决和处理现实(民族发展)及民族问题的途径、(方法)的科学。7.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民族和民族问题,目的是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的一般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与妥善处理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8.民族的发展,一般说来,主要是民族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但是,归根结底,经济发展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9.民族发展规律的研究,是民族理论学科中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研究。10.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研究,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民族纲领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条件。11.民族的共同历史渊源主要是指民族起源的(地域)渊源和(族体)渊源等。P133.宗教在有的民族形成特别是(次生形态)民族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12.民族的分类,以(民族属性)和(民族特征)为基本依据。
13、民族这种人们共同体是在(原始社会)走向崩溃、氏族、(部落)共同体瓦过程中的产物。
14、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是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通过上述途径形成的民族是原生态民族。
15、民族形成的特殊规律,是指在民族形成后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民族的分化、同化、组合而形成新的民族,即(次生形态)民族。
16、民族(融合)是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