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士人。志:胸中有远大的抱负。
【语译】大学开学的时候,学生都穿着礼服,具备祭菜祭祀先圣先师,表示尊师重道。要求学生吟诵《诗经小雅》中《鹿鸣》、《四牡》、《皇皇者华》(叙述君臣和睦的)三篇诗,一开始就用努力莅官事上的道理劝勉学生。接着要求学生按鼓声打开书箱取出学习用品,使他们严肃地对待学业;同时展示惩戒的木条,警醒鞭策学生,以整肃学生的行为举止。(学生春季入学),夏天的大祭没有实施以前,官员不去考查学生,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按自己的志愿去学习。(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时常观察学生,但不轻易发言,等到适当的时候再加以指导,以便让他们主动用心思考。(年长的学生请教教师),年幼的学生要注意听,不要插问,因为学习应循序渐进,不能越级。这七点,是教学的大道理,非常重要。古书《记》说:“大凡学习做官、领导人民,就先学习管理事情;要做一个读书人,就先教他立定远大的抱负。”就是这个意思。【原文】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1。不学操缦2,不能安弦3;不学博依4,不能安诗;不学杂服5,不能安礼。不兴6其艺7,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8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9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10,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4
f【注释】1居学:休息时在家中学习。2操缦:练习弹奏乐器。3安弦:精通音律。4博依:各类的比喻。5杂服:各种风格的服饰。6兴:重视。7艺:各种各样的本领和技能。8游:休闲。9辅:朋友。10敬孙务时敏:孙,同“逊”,谦逊。务:一定。
【语译】大学的教育活动,按时令进行,各有正式课业;课余及休假的时候,也有课外研究。(学习要有方法),如果不从“操”、“缦”这些小曲调学起,指法不纯熟,琴、瑟就弹不好;不从通晓鸟兽草木、天时人事学会譬喻,诗就作不好;不学会洒扫应对,礼节就行不恰当。对于六艺等技艺没有兴致,就不能激发学习的兴趣。所以君子在学习方面,要藏之于心,表现在外,不论休息或游乐的时候,都念念不忘,能够这样,才能潜心学习,亲敬师长,与同学相处融洽,而且信奉自己所学的真理。能够这样,即使离开了同学师长,也不会违背道义。《尚书兑命》说:“恭肃谦逊,奋勉不息,如此修行,便能成功。”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礼记学记》译注(二)
【原文】今之教者,呻1其占毕2,多其讯3,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4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