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微观经济学
唐宇驰万芳
2928
讲师讲师
教师教师
文理学院文理学院
国际贸易环境经济
研究目的和意义(限于200字以内)
建立科研训练和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目的在于充分发挥我系教学资源、科技资源、人才资源、信息资源和创新资源的优势,学生通过主持或参与课题研究,增加本科生科研训练的机会,使学生尽早进入各专业科研领域,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学生通过参加创新创业实践可增强其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理论学习和实践结合的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新颖性。
12
f1、本项目及国内外同类工作现状、存在主要问题分析、预计有哪些突破。(1)国内外现状)一直以来,国家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而承担人才培养重任的,正是大学。大学今日培养的人才大多成为明日社会各领域的中坚力量。因此,他们需要在大学期间便接受一种能为他们今后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打下良好基础的教育。基于这样的背景,大学生科研的训练、以及如何创新创业便成为当代大学关注的焦点。作为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美国较早地看到了这一点。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研究型大学就有少数优秀的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与创新创业的实践。1969年,麻省理工学院首创了“本科研究机会计划”。作为一种典型的有效尝试,在经过近四十多年的发展与变革后,已经成为世界诸多知名高校普遍效仿的做法。目前美国研究型大学根据1998年由卡耐基教育促进委员会发表的《重建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基本上都已开展了本科生研究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的各种活动,并且形成了培养本科生科研、创新创业能力的校内校外系统。比如校内,是由一年级学生和中高年级的科研经验计划、顶点计划等组成的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连续的层级体系,同时设立有关本科生科研的一些导入讲座和方法论课程对本科生参加科研进行前期培训。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部分大学也开始秉持这一思路,实施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及创新创业的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1996,清华大学在考察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计划之后,开始了学生科技训练;浙江大学也在1998年试行了大学生科研训练;之后,其它高校,如中国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四川大学也陆续设立了正式的大学生科研项目训练计划。以四川大学为例,从2001年起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