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目的和意义
税法课程设计作为独立的教学环节,是会计学专业集中实践性环节系列之一,是完成《税法》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实训。其目的在于加深对税法课程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解决税务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和方法,巩固依法纳税的理念,熟悉税收征管流程,掌握和了解纳税筹划的基本方法。
二、任务及要求
1、任务(1)计算分析流转税应纳税额的核算。通过本部分的实践,使学生学会运用已学的流转税知识,为企业进行应纳税额的核算。所得税应纳税额的核算。通过本部分的实践,使学生学会运用已学的所得税知识,为企业或个人进行应纳税额的核算。其他各税应纳税额的核算。通过本部分的实践,使学生学会运用已学的税收制度综合知识,为企业或个人进行所得税、流转税之外的各个税种应纳税额的核算。此部分主要采用案例的形式,首先对给出的案例进行分析,考虑涉及哪些税种,如何安排税种计算的前后顺序,然后开始着手进行计算,在计算过程中逐步分析可能出现的其他相关问题和可能,帮助同学熟悉和了解整个税务计算的过程,最后完成相关的税务表格。另外此部分还设计了一定量的习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计算题,帮助同学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税法知识。(2)纳税筹划1)增值税纳税筹划2)营业税纳税筹划3)消费税纳税筹划4)土地增值税纳税筹划5)印花税纳税筹划6)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7)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2、要求(1)下达设计任务(2)教师讲解(3)学生进行设计并完成设计内容(4)教师检查
三、时间安排
1
f税法课程设计时间1周。1、第一天,指导老师下达设计任务;讲解历年考题精选。2、第二天,学生完成计算部分。3、第三天,学生完成计算部分。4、第四天,挑选部分纳税筹划案例进行讲解,并要求学生完成纳税筹划部分的报告。5、第五天,完成课程设计报告,并要求学生交课程设计报告。
四、考核办法
税法课程设计作为一门独立课程进行考核。按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档评定成绩。1、学生在课程设计期间应在指定教室完成课程设计,出勤占20。2、学生在课程设计期间应独立完成课程设计报告,上交报告后,指导老师就与报告有关的内容进行现场提问,提问成绩占30。3、学生在课程设计结束后,应上交课程设计报告,其中报告的准确性占40,报告的整洁性占5,报告上交的及时性占5。
2
f课程设计资料一、计算分析
(一)2015年注册会计师税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