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景观多样性及其保护
生物多样性研究是现代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包括多个层次和水平的多样性,主要有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而人类活动在各个水平和层次上给生物多样性造成巨大的影响,景观破碎化和生境破坏是全球物种灭绝速率加快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改变着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将自然和半自然景观转变成人工化管理的农田及工业化的城市区,这就意味着自然种群必然受到农业、工业及城市废弃物的影响,还将受到资源开发的影响。因此,不仅要研究物种、生态位的多样性,还要研究生境和栖息地的多样性,研究景观的多样性及其景观结构的变化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而景观是比生态系统更高一层次的生物层次。第一节一、景观与景观多样性的概念(一)、景观的概念及其结构一般意义上的景观:视觉美学角度即风景、景色,包含着画面和美的含义。科学意义上的景观:地理学:景观作为地球表面气候、土壤、地貌、生物各种成分的综合体,类似于生物群落。景观生态学:空间上相邻、功能上相关、发生上有一定特点的生态系统的聚合。保护生物学:是地球表面的一种空间单位,是人与环境在空间上和时间中作用在地面的表现(产物)。具体表现为地形、植被、土地利用和聚落格局相结合形成的一种特定构型,(是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若干生态系统的聚合所组成的异质性土地地域。)它凝聚着某种自然和文化过程与活动,是比生态系统更高一个层次的地表系统。景观是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的区域,它是由相互作用的景观元素或生态系统以一定的规律构成的。景观是由不同生态系统组成的镶嵌体,其组成单元称之为景观元素。根据结构和功能的差异,景观元素可分为斑块、廊道和基质。1、斑块:1)定义:不同于周围背景的非线性景观元素,与其周围基质有着不同的物种组成。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具有同质性的非线性地表区域。例:天空的云、嵌花路面的景观多样性及其保护意义
f石子。斑块是物种的集聚地,它的大小、形状、类型、边缘和数量对于景观多样性的形成和分布具有重要意义。2)斑块的起源与变化干扰斑块、残存斑块、环境资源斑块、引进斑块、种植斑块、人类居住地①干扰斑块:景观内,各种局部干扰都可形成斑块。原因:由于局部干扰而产生的。火烧、泥石流、风暴、食草动物爆发、动物践踏等、都可形成斑块。人类活动:如森林采伐、采矿、火烧草场等也能产生斑块。干扰是引起生态系统格局显著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