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016年4月份第四周“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宣传资料
一、职业病1、职业病的概念:职业病是伴随社会经济发展的公共卫生问题。发病具有潜伏期的特点。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人体不能代偿其所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影响劳动能力,这类疾病统称为职业病。2、法定职业病:许多国家由政府立法明文规定了职业病的范围,将列于职业病名单上的疾病称为法定职业病或规定的职业病。我国法定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我国公布的职业病名单中,57年为14种;87年为9类102种;2002年为十大类115种职业病。3、我国法定职业病分为10大类115种,主要有:◆尘肺病(13种):矽肺、煤工尘肺、石棉肺等。◆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职业中毒(56种):铅、汞、锰、镉及其化合物中毒,硫化氢、一氧化碳、苯、甲苯、三氯乙烯等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中署、高原病等。◆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种):炭疽、布氏杆菌病。◆职业性皮肤病(8种):接触性皮炎、电光性皮炎。◆职业性眼病(3种):职业性白内障、电光性眼炎。◆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种):噪声聋、铬鼻病。◆职业性肿瘤(8种):苯所致白血病、石棉所致肺癌。◆其他职业病(5种):金属烟热、职业性哮喘。4、职业病特点:a、病因明确。病因即职业性有害因素,在控制病因或作用条件后,可以消除或减少发病。b、存在剂量反应关系。所接触的病因大多可以检测和识别的,其强度或浓度需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致病c、有一定的发病率。在接触同样职业性有害因素人群中常有一定数量发病,很少出现个别病例。d、早期是可逆的。大多数职业病早期的病理生理变化往往是可逆的,如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妥善处理,预后较好。e、缺乏特效治疗方法。大多数职业病,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应着眼于保护人群健康的预防措施。5、职业病具有的特性a、危害因素的隐匿性:X射线等眼睛看不到,身体也感觉不到他们的存在,但它们对人体的伤害却是致命的b、发病过程的累积性:受到小剂量的射线伤害后,不是马上就有反应,有的是几年甚至是几十年才出现症状c、容易与一般疾病混淆的混同性:出现苯中毒,有的人最初的症状就像感冒似的d、危害损害不确定因素多:劳动者受到职业危害损害了,什么时候表现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