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无机结合料底基层(基层)裂缝的防治
一)、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1、混合料中石灰、水泥、粉煤灰等比例偏大;集料级配中细料偏多,或石灰粉中型性指数偏大。2、碾压时含水量偏大。3、成型温度较高,强度形成较快。4、碎石中含泥量较高。5、路基沉降尚未稳定或路基发生不均匀沉降。6、养护不及时、缺水或养护时洒水量过大。7、拌合不均匀。二)、预防措施
1、改善施工用土的土质,采用塑性指数较低的土或适量掺加粉煤灰或掺砂。2、控制压实含水量,需要根据土的性质采用最佳含水量,含水量过高或过低都不好。3、在能保证水泥稳定土强度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低的水泥用量。4、一次成型,尽可能采用慢凝水泥,加强对水泥稳定土的养生,避免水分挥发过大。养生结束后应及时铺筑下封层。5、设计合理的水泥稳定土配合比,加强拌合,避免出现粗细料离析和拌合不均匀现象。三)、治理措施1、可采用聚合物加特种水泥压力注入法修补水泥稳定粒料的裂缝。2、加铺高抗拉强度的聚合物网。3、破损严重的基层,应将原破损基层整幅开挖维修,不应横向局部或一个单向车道开挖,以避免板边受力产生的不利后果,最小维修长度一般为6m。维修半刚性基层所用材料也应是同类半刚性材料。
二、底基层(基层)摊铺发生离析
一)原因分析1、配合比设计不合理2、混合料拌和不均。3、料车在装料过成中未及时移动车位。4、单机摊铺宽度过大。二)预防措施1、优化配合比设计。2、增加混合料拌和时间。3、料车在装料过成中每装一料斗应向前移动一次。4、限制单机摊铺宽度。三)治理措施1、拌和站设专人检查混合料拌和情况并指挥料车移动。2、摊铺现场设专人清理“粗料带”或“粗料窝”并及时用料填补。
三、底基层(基层)下部有12cm凝结不好
一)分析原因1、下承层不清洁或被污染。2、下承层较干燥吸收混合料中水分。
f3、养生不到位。二)防治措施1、对成品加强保护,摊铺前清理下承层。2、摊铺前对下承层洒水湿润,并使其吸水达到饱和(不能使水存积或流淌)。3、加强现场养生工作。
四、沥青混凝土路面不平整的防治
一、原因分析1、路面不均匀沉降。2、基层不平整对路面平整度的影响。3、桥头、涵洞两端及桥梁伸缩缝的跳车。
4、路面摊铺机械及工艺水平对平整度的影响。5、面层摊铺材料的质量对平整度的影响。
二)、预防措施1、在摊铺机及找平装置使用前,应仔细设置和调整,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并根据实铺效果进行随时调整。2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