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重度心衰,上文所提及应用醛固酮拮抗剂和使用CRT的新适应证,均指经标准和优化抗心衰治疗(至少≥3个月)后的心功能分级。
分析症状和病情严重程度间的关系新指南指出,尽管心衰症状的严重程度和生存率间存在关联,但与左室功能状况的相关性不强。不过,症状恶化无疑提示患者住院和死亡风险增高,亦须立即给予治疗。改善症状及降低心衰住院和病死率,改善预后是心衰治疗的目标。
对疑似心衰患者提出评估建议除通常的病史、症状和体检外,要求对所有患者进行如下检查:超声心动图、12导联心电图、血生化、全血计数(均为ⅠC)、BNPNTproBNP,ⅡaC)、胸部X线(ⅡaC)。下列检查适用于选择性患者,包括:磁共振成像(CMR)、冠脉造影、左右心导管检查(均为ⅠC)、心肌灌注缺血影像检查(ⅡA)、运动试验(ⅡaC)。
治疗有何新推荐?
推荐用于所有心功能ⅡⅣ级患者,获益证据确凿的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拮抗剂(均为ⅠA)。
f推荐用于所有心功能ⅡⅣ级患者,但获益证据稍欠的药物包括:ARB(ⅠA、伊伐布雷定用以降低心衰再住院率(ⅡaB),或替代用于不能耐受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ⅡbC)。
可考虑:地高辛(ⅡbB)、肼苯达嗪和硝酸酯类联用(ⅡbB)、长链
3多不饱和脂肪酸(
3PUFA,ⅡbB)。
并无利尿剂对慢性心衰病死率和发病率影响的相关临床研究,但利尿剂可减轻患者气促和水肿症状,推荐用于有心衰症状、体征,尤其伴显著液体滞留的患者。
未证实有益而不推荐应用的药物包括:他汀类、肾素抑制剂(阿利吉仑)、口服抗凝药。可能有害而不予推荐的药物(6月7日C5版编者注)。收缩性心衰器械治疗(5月31日C3版编者注)。舒张性心衰的处理(6月7日C5版编者注)。
心衰伴其他疾病如何处理?
有症状心衰伴稳定性心绞痛①首先考虑β受体阻滞剂;②仍有心绞痛可加用伊伐布雷定(ⅠA)或硝酸酯类(ⅠA)、氨氯地平(ⅠA)、尼可地尔(ⅡbC);③两药合用仍有心绞痛,考虑冠脉血运重建,或加用第3种药(可在上述药物中选择);④不推荐尼可地尔、硝酸酯类联用。
有症状心衰、左室功能障碍伴高血压在ACEI、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拮抗剂3种药均为ⅠA中先选择12种应用,血压仍未控制者,可依序加噻嗪类利尿剂(ⅠC)、氨氯地平(或)非洛地平(ⅡaB)、肼苯达嗪(ⅠA)。
血运重建治疗①CABG适用于左主干病变(ⅠC),或双支、3支病变者(ⅠB)。患者预期寿命应>1年;②PC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