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期末主观题训练一典型主观题1、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它是怎样表现的?(1)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交换劳动的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2)货币的本质是通过货币职能表现出来的,即通过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表现出来的2、一定要记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1)假定某国全年全社会商品价格总额为6万亿元,货币流通速度为6次,通货膨胀率为10%,那么该国发行了多少纸币?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60000亿元÷6=10000亿元币量是量是A.1000但实际发行了10000亿元10000×10%=11000亿元。(2)某国的待售商品有2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的价格为150元。另外当年该国每1元货币平无流通3次。当年该国流通中需要的货亿元。由于该国政府当年多发行了纸币,导致商品价格上涨了25%。由此可见,在价格上涨后,该国流通中的纸币亿元,当年多发行1250250B。12001350亿元。300
(3)假定在一定时期内,市场待售商品量、商品价格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满足流通需要的纸币发行量为1000亿元。但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货币流通速度减少了一半。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这时的1元相当于原有购买力的,出现的经济现象。A。1元货币的购买力、通货膨胀B。2元货币的购买力、通货紧缩
3、怎样确定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待售的商品数量,商品的价格水平,货币的流通速度。前两个因素构成商品价格总额。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4、为什么说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或运用货币流通规律的知识说明国家为什么要加强货币总量的控制)①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它本身没有价值,只能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无论发行多少都只能代表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②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引发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纸币贬值,购买力降低,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③如果纸币的发行量小于流通中所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