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妇科学知识点
第一章发展简史1、中医妇产科学的发展史分为十大部分:夏商周时代萌芽阶段,春秋战国时
期框架阶段,秦汉时期雏形阶段,魏晋南北朝及隋代成熟阶段,唐代昌盛阶段,宋代妇产科新貌,金元时期学术争鸣阶段,明代学术深化阶段,清代和民国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发展提高阶段。2、春秋战国时期框架阶段,《黄帝内经》记载了中医妇科第一个治疗血枯经闭、调经种子的药方四乌贼骨茹丸。3、秦汉时期雏形阶段,《金匮要略》内有三篇专门论述妇科疾病,开创了中医妇科外治法的先河。4、魏晋南北朝及隋代成熟阶段,晋代王叔和的《脉经》,提出“并月”“居经”“避年”等月经的特殊现象。5、宋代妇产科新貌,妇产科学已发展成独立的专科。宋陈自明著《妇人大全良方》,为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妇产科综合性专著。6、金元时期学术争鸣阶段,刘完素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提出:妇人童幼天癸未行之间,皆属少阴;天癸既行,皆从厥阴论之;天癸已绝,乃属太阴经也。成为少年治肾,中年治肝,老年治脾的理论根据。朱丹溪对妊娠安胎提出“产前当清热养血,”“产前安胎,黄芩、白术为妙药也”。7、清代影响较大的妇科学著作有《傅青主女科》《达生篇》《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沈氏女科辑要》
第二章发病机制冲任督带损伤与月经的关系P14
第三章诊断要点妇科的临床常见症状23
第四章治法概要西医常见内治法中,雌激素与孕激素的功能31
第七章内生殖器
1、女性内生殖器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后二者称子宫附件。
2、各种阴道炎的鉴别59
3、成年人子宫呈前后略扁的倒置梨形,重约50g,长78cm,宽4~5cm厚2
3cm宫腔容量约5ml。宫体与宫颈的比例。婴儿期为1:2.成年妇女为2:1。
4、子宫峡部上端因解剖上较狭窄,又称解剖学内口;其下端因牯膜组织在此处
由宫腔内膜转变为宫颈粘膜,叉称组织学内口。
5、子宫肌瘤的定义、分类及临床表现。73
6、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定义及特点,临床表现及西医治疗。82
7、子宫腺肌病,对性激素缺乏反应,故孕激素治疗无效。
8、宫颈炎的概念及其病理变化。100
9、卵巢的体积大小、组织结构及功能105
为一对扁椭圆形的性腺.具有生殖功能(产生卵子)和内分泌功能(分泌
性激素和多肽激素)。成年妇女的卵巢约4em×3era×lem大,重5一6g,呈灰
白色;
卵巢表面无腹膜,由单层立方上皮覆盖称生发上皮;其内有一层纤
维组织称卵巢白膜。再往内为卵巢组r